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3篇
  免费   172篇
公路运输   4146篇
综合类   808篇
水路运输   953篇
铁路运输   1566篇
综合运输   10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及轨道对地绝缘测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基本概念、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以及杂散电流的危害。阐述了减小钢轨电阻、增加泄漏路径对地电阻、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等减少杂散电流的方法。讨论了轨道对地绝缘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2.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的公交客车都需要更新换代,每年企业都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公交客车.怎样才能买到既能满足自己城市需要,又要节约资金的客车?本文通过让参与竞标的客车在自己设定城市环境下行驶、使用仪具设备测出有效数据,来判定客车性能的差异.然后根据整车设计、价格等评价指标共同决定采购哪种客车.  相似文献   
223.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增加了电池充放电、均衡等工况,故而对动力电池系统内的电子设备提出了新的可靠性要求。本文针对某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温度交变测试中发生的电感开路失效,开展了完整的失效分析,找到了绕线电感的设计和工艺缺陷。结合失效机制,制定了改善方案。最后,基于定量工况分析方法和加速寿命模型,以及鲁棒性的思想对器件的准入验证标准进行优化,更新了电感可靠性测试标准中温度交变类项目的测试要求,固化为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224.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原理及传输特性。提出利用开路短路二电压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基本参数。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或碎石道床的轨道电路,其钢轨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钢轨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道床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轨间电容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25.
地铁列车中可燃物热释放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室内火灾模拟方法——区域模拟与场模拟,并对其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对比讨论;同时还介绍了基于质量损失速率的热释放速率测试方法,给出了部分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大小对于火灾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26.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摆振补偿的功能,通过对影响方向盘摆振因素的分解,当整车基本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进行摆振补偿.通过摆振补偿功能开发到某车型实车测试验证,有效解决高速制动等工况下方向盘摆振问题.该研究为车辆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采用EPS补偿万式提供方法及系统.  相似文献   
227.
新建高速铁路线路开通运营前的联调联试,是采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各类基础设施进行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对缺陷进行整改,直至各系统以及整体满足高速运行及动态验收要求的全过程。动车组动力学专业在联调联试中,通过连续测量测力轮对以及不同位置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实时获取不同速度级下的轮轨力及振动加速度信号,在去除零点漂移和滤波后,计算得到各项平稳性及稳定性指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平稳性指标等动力学参数均关系到动车组运行安全、轮轨系统磨耗以及乘坐舒适度,因此,动力学测试保证着联调联试全过程的安全底线。介绍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中所使用的动力学测试平台及其未来无人值守方向的发展趋势,分析可知旋转遥测技术是未来轮轨力测试的首选方案。依托动力学测试平台在钢轨缺陷诊断及联调联试过程中保障安全的实例,充分证明采用动力学指标阈值对各类短波不平顺及钢轨波磨进行判断准确有效,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8.
根据我国长期的系统试验及动态检测工作实践,已形成了完整的高速铁路系统试验技术体系,但随着高速铁路“八纵八横”的逐步形成,系统试验环节及工况越来越复杂,安全风险逐步增大,有必要持续开展系统试验技术创新研究,进一步优化系统试验工作流程、技术标准,保持我国系统试验技术的领先地位。结合我国新线开通前系统试验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国内外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前动态集成测试的有关情况,重点对影响铁路运营和试验安全的关键环节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高速铁路系统试验的优化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系统试验技术水平以及实施“走出去”倡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29.
230.
以大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在长沙市的不同道路工况下进行了车载排放测试,借助道路测试得到的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以逐秒的速度、加速度、比功率和油耗数据为输入,建立CO2、CO和NOx的排放预测模型,并用部分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O2、CO和NOx预测结果的总体相关系数R为0.9167,线性高度相关,在整体误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