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32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73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随着国家对外商投资国内汽车领域限制的逐步放宽,汽车业逐渐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并购的重要领域。本文从外资并购的动因出发,阐述了外资并购对我国汽车业的积极影响及发展趋势,并就外资并购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2.
《轿车情报》2006,(6):10-11
在经历井喷、调整之后,中国汽车工业逐渐步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目前,诸如一汽、上汽、东风和广汽等原以引进产品为主的国内各大汽车集团也纷纷在自主品牌车型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从现实意义上讲,自主品牌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3.
刘新明 《铁道车辆》2006,44(6):37-38
我国铁路高速列车的引进和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中,走在高速前列的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新干线轨距都是1 435 mm,与我国轨距相同,其高速车辆轮对内侧距为1 360 mm。而我国轮对内侧距为1 353mm。因而国内有关人员认为,我国速度200 km/h及以上车辆的轮对内侧距应该设定为1 360 mm。  相似文献   
74.
75.
国外的经验表明,汽车业的发展是靠人才拉动的。目前,国内巳进入汽车消费的旺盛时期,特别是外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急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压力,吸纳、储备汽车产业专业人才巳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6.
作为中国引进国外技术合资生产的第一款车,切诺基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将近20年的风风雨雨,但是大家对“吉普”的前世今生又有多少了解呢?这里我不仅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询吉普的由来,还要追忆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的切诺基。  相似文献   
77.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及300多万平方千米辽阔的海洋国土。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并未充分认识到海洋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长期闭关锁国,渐而形成一种无视海权的思维定式。即使郑和七下西洋也未使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打开眼界,放眼全球,其后果便是中国近现代悲惨的海防历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军队并未彻底改变陆强海弱的传统格局。近年来,随着168、169、170等几型先进导弹驱护舰艇,“宋”级改和“元”级潜艇以及海军航空兵歼轰-7A、B型、SU-30MKK的不断入役,中国海军装备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如日本、美国(主要潜在对手)相比较、中国海军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经验方面来看,仍属世界二流、尤以海军航空兵为甚。时至今日,中国的海航仍以近岸防卫为主要任务。中国现今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是统一问题,面对日益猖獗的台独势力和日本右翼民族主义的甚嚣尘上,加之背后美国暧昧的态度,我们以现有装备能否有100%把握打赢这场统一战争? 以中国现有的人员装备对付台独是没有问题的,即今加上频繁叫嚣“协防台湾”的“日本海上自卫军”也有不小胜算,问题是如何有效吓阻美军的正面介入,若能达成这一战略目的,中国解放台湾将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78.
卷首语     
正2003年,我国铁路确定GSM-R为铁路移动网的基本制式。经过多年艰苦努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GSM-R从无到有,在我国铁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并根据自身需求与特点进行了应用创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