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8篇
  免费   141篇
公路运输   1303篇
综合类   762篇
水路运输   562篇
铁路运输   1031篇
综合运输   18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文章针对内置式框架肋骨加强的长舱段,推导了框架肋骨临界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给出了舱段框架肋骨临界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 ANSYS 有限元软件,比较分析了舱段失稳临界压力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指出现行舱段失稳临界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以舱段失稳压力有限元结果为修正基准值,引入修正系数 k 修正理论计算公式,以提高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2.
包西铁路义南洛河特大桥主桥采用64 m双线简支箱梁,是目前国内铁路架梁中最大跨度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以该桥施工图设计为依据,介绍了64 m双线简支箱梁的构造、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工作实践,结合其在省道316线高唐至聊城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用GPS·RTK技术进行中线测量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和测量质量,介绍了RTK测量作业工程中的一些注意问题、RTK的技术优点、测量方面的局限性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4.
文章以无锡新扬大桥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该桥长48m,最大梁高8mV形三角区部分的施工步骤、节段划分、临时支墩设置及最后三角区支架的拆除,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结合潭邵高速公路大塘水库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塘水库段路堤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采用加筋土挡土墙的方案及方案实施工艺。加筋土挡土墙的墙面位移与沉降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案技术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6.
文章介绍了动态模量测试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对级配碎石过渡段检测数据分析为现场施工的含水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以西成客专汉中汉江特大桥双线铁路64 m节段拼装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节段预制、架设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总结客运专线双线大跨节段拼装简支箱梁梁段预制、架设施工技术,包括预制阶段的模板、胎具的加工及安装使用,钢筋工程,预埋件安设、孔道成孔和混凝土工程;架设阶段的梁段线形控制、预拱度设置、湿接缝施工、预应力张拉及张拉过程中的梁体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158.
通过采取几种方法达到减少绿化植物地上部分蒸发,增加根部土壤田间持水量来提高植物成活率,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增加高速公路风沙段的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9.
阅江大桥主塔结构为"帆"形的高耸构筑物,采用钢混组合结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及精确定位是塔柱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工程实际,阐述该桥的施工难点、解决方案和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60.
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等气候现象的影响,因路面积水产生的交通事故频发。在公路几何设计中,超高缓和段易形成较小合成坡度,导致路表积水继而影响车辆行车安全。为研究不同坡度组合设计下的超高缓和段排水能力,考虑道路横坡、纵坡和降雨量等因素,利用Matlab Simulink开展可视化仿真模拟。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道路网格单元间的径流传递特征和径流深度进行分析,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圣维南方程和曼宁公式,构建了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在分析超高缓和段排水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道路纵坡、超高横坡和降雨强度为变量设计交叉试验,根据模型确定不同组合下的超高缓和段积水分布状态。以道路网格单元横向径流流速和超高零坡附近的径流深度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坡度组合下的路段排水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超高缓和段最佳坡度组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与道路纵坡相比横坡的设计对超高缓和段路表积水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般暴雨条件下,雨水主要集中在道路边界处,其位置靠近直缓端(缓圆端);当道路纵坡范围为0.3%~0.5%,超高横坡值范围为2%~4%时对超高缓和段道路排水有利。研究结果为超高缓和段坡度组合设计和排水位置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