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140篇
公路运输   1275篇
综合类   754篇
水路运输   554篇
铁路运输   997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和工序复杂,工艺要求高,每条客运专线建设都要先选一段先导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开展施工,在总结经验和评审的基础上,为开展全线施工提供条件。此文针对杭长客运专线先导段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从计划工期、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等方面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并对其施工功效和成本投入进行分析,提出综合折算指标,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控制工程成本提供测算依据。  相似文献   
53.
介绍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原理,分析电力机车通过该系统时的暂态响应,并以HXD3型机车为例分析控制逻辑,总结归纳交流机车兼容技术方案.同时对此项技术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4.
针对地铁双层车辆段的土建工程特点,通过对出段列车运行能力的分析,提出适应双层车辆段特点和运营需求的信号设备平面布置以及信号工程实施的配合措施,可为今后双层车辆段的信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5.
为加快货车周转,提高货车使用效率,设计并实现的站(段)货车周转时间分析统计系统,利用车号识别系统获取站段出入车及工作量,利用调度系统获取站段在途车,进而可以计算出站(段)运用车车辆日。通过对站(段)货车周转时间的考核,可有效调动站(段)的积极性,促进其优化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56.
《公路》2021,66(7):300-305
为了探究城市公路封闭段废气集中排放方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用AERMOD预测模型,模拟成都某拟建城市公路隧道通风塔、低风井与封闭式声屏障段连续开孔、间断开孔等4种废气集中排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气污染物源强一致时,封闭式声屏障采用间断开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比连续开孔时小;隧道大气污染物集中排放时,风塔高度不是决定污染影响程度的唯一因素,20m通风塔与30m通风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差别不大,通风塔比低风井排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建议封闭式声屏障采用开孔方式排放污染物时,应尽量减小开孔率;隧道集中排放污染物时,首先应考虑高空排放。  相似文献   
57.
以郑州西四环主线桥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节段拼装桥梁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大跨度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梁桥全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桥梁静力学性能,通过对节段拼装梁桥进行受力分析,得出背景工程桥梁在不同荷载组合工况作用下受力合理,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论可为同类桥梁结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受潮汐作用影响,在落潮高强度引水时,由于枢纽建筑物局部断面突变,产生多种不良流态,严重影响闸门过流能力。以新孟河界牌枢纽为例,开展局部水流条件物理模型优化试验,提出不同隔流墙长度和不同导流墩形式的整治措施方案。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墙仅使遮闭区回流位置提前,回流长度有所增加,对入闸流态无明显效果;导流墩平行布置可使各墩所处流带不重叠且较好衔接,整流效果较好,同时内侧左边墩延长10 m方案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9.
LNG码头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靠船墩位置的设计。针对常规靠船墩位置的设计是按照规范的系数要求选取的,但较难适应所有LNG船型的靠泊。研究如何提高靠船墩对各种LNG船的靠泊适应性:分析LNG船的仓容分布、储罐类型和外型特点,介绍LNG船靠泊准则,并结合某海外1万~22万m3LNG码头工程论述靠船墩的布置。得出如下结论:合理的靠船墩位置不是关于工作平台对称的,而应适当增加船尾方向的靠船墩与工作平台的距离。  相似文献   
60.
水下隧道已逐步成为我国跨江越海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水下隧道立体交叉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水下立体交叉隧道设计及施工体系,以我国某座水下隧道立交段为研究对象,对立体交叉段做了总体设计,确定了主线与匝道的内轮廓;同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主线隧道及匝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隧道主线及匝道的开挖方案。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采取CRD法等进行开挖,将大断面化为小断面,分部开挖,双层支护,成功解决了水下隧道立交段施工安全稳定的难题,可有效确保水下立交段隧道开挖的安全;(2)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先下后上、错开施工、超前支护、减少振动、分部施工、及时二衬"的施工原则,能够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3)应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量测数据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判别,二次衬砌尽量紧跟初期支护施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