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140篇
公路运输   1275篇
综合类   754篇
水路运输   554篇
铁路运输   997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整个盾构的掘进施工过程中,其始发段施工是事故频发的危险区段。为此,以武汉市地铁江汉路到积玉桥越江段施工为背景,选用FLAC3D软件对盾构穿过始发段全过程的土体扰动规律进行分析。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始发阶段盾构经过土体加固区时,土体横断面沉降槽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将土体加固后,加固区的地表沉降很小,表明加固区土体受到的盾构施工扰动效应较非加固区明显减小;盾构中部通过加固区和非加固区分界面时地表沉降增加速率最大,盾构机前部和尾部通过时地表沉降增加的速率较小;盾构掘进过程中非加固区土层的沉降槽均呈现正态分布,盾构掘进主要影响盾构开挖洞口横向两侧18~22 m范围内土体,以及纵向15~20 m范围内的土体。  相似文献   
62.
63.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穿越藏东横断山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走行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南迦巴瓦东构造结附近,地形环境极其艰险、地质构造极其活跃、不良地质极其发育。分析拟建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拟建铁路具有"九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极为复杂的宏观地质环境孕育了岩爆和软岩大变形、高地温、深大活动断裂带、高位滑坡崩塌、泥石流、溜砂坡(岩屑坡)、雪崩、冰害、生长期高陡卸荷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铁路的勘察设计过程中,本着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原则,探索复杂艰险山区勘察方法手段的革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究重大地质灾害和问题的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64.
1 问题的提出 近期,丰台车辆段部分检修车间反映,配装有尼龙磨耗盘的下心盘在投入运用的前几个段修期就较多地出现了直径磨耗过限问题.2009年3月,在专门用检测样板对新进货的转8G型转向架下心盘抽测时,发现新品下心盘与段修检测样板不符的现象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65.
悬臂浇筑施工法近几年来已成为现代大跨度桥梁建造的主要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跨越大江大河、深山峡谷、跨线施工等大跨度桥梁建设中.通过对大连湾特大桥跨金州编组站变截面箱梁挂篮悬灌施工,着重介绍悬浇施工提高合龙段对接精度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为给客运专线道岔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提供理论参考,在分析高速铁路道岔与区间过渡段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车辆—过渡段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和求解方法,分析了刚度差、行车方向和速度等因素对高速道岔与区间过渡段的动力响应影响。结果表明:过渡段刚度差在30 kN/mm内,动车组和轨道的动力响应随刚度差的增大而大幅加剧;动车组从低刚度向高刚度运行时的动力响应较反向运行更为剧烈;各项动力响应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67.
橡胶浮置板无砟轨道过渡段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无砟轨道过渡段刚度不连续,导致车辆和轨道结构系统动力学响应差别很大。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设置橡胶浮置板无砟轨道过渡段对地铁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算例结果表明,橡胶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设置对地铁车辆和轨道系统产生较好的低动力响应,且使得轨面动位移变化平缓,同时降低了车体的振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68.
基础设施的综合维修体系是一新事物,作为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其工程设计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探索认识、逐步趋于合理的过程。从客运专线综合维修体系的基本构成—基础设施综合维修基地、综合检测中心、大机段、综合维修段以及综合维修工区、综合值守点的功能定位、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主张,从而有益于对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综合维修体系的认知及其工程设计的开展。  相似文献   
69.
介绍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溶腔段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在先行施工了右侧正洞的情况下,通过在右洞侧加固中导洞顶部岩体,分段开挖余下半边中导洞,对中墙顶部采用工字钢架支顶和喷射混凝土回填中墙顶部空隙,完成先进洞的二衬后,再进行后进洞的开挖、初衬和二衬,成功完成了该段双连拱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决跨越长江某高墩斜拉桥边跨段及边跨合龙段的现浇施工,根据工程特点提出使用悬空支架进行现浇的施工方法。支架利用墩身预埋件作为支点,拼装三角形牛腿,牛腿由斜杆和平杆组成,在牛腿上再拼装普通型贝雷梁,墩顶部分的主梁外悬部分,采用工字钢,使之形成现浇悬空支架。该支架结构具有受力明确、安全性高、施工方便的特点。通过采用悬空支架的施工,解决了高墩边跨现浇的施工难题,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与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