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78篇
综合类   95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91篇
综合运输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81.
研究了多年冻土区主动保护多年冻土的新型路基结构形式——粒径改良路基。粒径改良路基对降低路基下填土地温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与普通通风路基、普通路基相比,在保护冻土方面已显现出较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2.
多年冻土区砂砾路面公路下冻土融化过程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确把握未来青藏高原冻土区公路冻土的融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该区公路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分析计算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青藏高原不同年平均气温地区砂砾路面公路下冻土的融化特性,计算和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冻土的融化速率以及起始融化时间,补充和完善了实测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总结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83.
介绍了多年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584.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行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设计,以多尺度效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保护冻土由粗到细、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的分层目标选线方法,构建了理论模型。结合不同地形地貌、既有工程、构造物与建筑物在不同比例尺下的表现形态,给出了分层目标法的层次划分,确定了每个层次下公路路线选择的影响因素。考虑路线节点重要度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给出了第1层次下多年冻土区选线模型。利用公度原理给出了第2层次下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年平均地温、冻土分布、融区构造和既有工程等影响因素的标度分级,并构造了第2层次下多年冻土区公路选线困难度模型。综合考虑冻土地温、冻土含冰量、冻土病害和植被覆盖带来的冻土危害,同时兼顾多年冻土区既有工程的热干扰,构建了第3层次多年冻土区公路选线可靠度模型。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秀水河至雅玛尔河段为例,运用分层目标法进行了公路选线。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分层目标法确定的路线方案可以准确避绕高病害率的冻土区域,避开既有工程的相互干扰,从而获得工程困难度低、可靠度高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585.
多年冻土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早期回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年冻土区桩基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研究了多年冻土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早期回冻规律,通过桩基现场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桩周混凝土水化热和桩周冻土回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灌注完成后25d内桩侧温度在1℃以上,在灌注完成45d后桩侧温度逐渐恢复到0℃;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灌注完成60d后桩身温度下降至0℃,在灌注完成200d后桩周土体回冻至天然状态;入模温度每提高2℃,桩侧峰值温度提高1℃左右,而2倍桩径处峰值温度提高0.5℃左右。可见,在大直径桩基条件下桩基混凝土中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早强剂,也没有必要刻意降低拌合物入模温度;桩基的施工时间最好安排在暖季,为混凝土的养生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86.
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融化圈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得到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围岩温度场和融化圈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围岩融化圈的计算方法,对融化圈深度和围岩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支护对融化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围岩温度平均误差不超过0.6℃,融化圈深度误差不超过10%,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每延迟1d施作喷射混凝土,融化圈深度增大10cm,喷射混凝土厚度每增加5cm,融化圈深度增加约10cm;一次模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5℃时的融化圈深度比入模温度为5℃时大了约10cm;当保温板厚度从5cm增加到20cm时,融化圈深度减小2/3,保温板及二次模筑混凝土水化热对融化圈深度有较大影响;洞内风速为3.0 m·s-1时的融化圈深度比洞内风速为1.0m·s-1时减小了1020cm;施作喷射混凝土30、60、90、120d后,洞内气温为8℃时的融化圈深度为洞内气温为2℃时的1.25、1.31、1.35、1.40倍。可见,洞内气温宜控制在3℃5℃,围岩开挖后应尽早施作支护,宜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以降低混凝土释放的水化热。  相似文献   
587.
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面临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家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就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原因、一些典型工程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的问题,以及所应采用对策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冻土地区铁路与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热量来源、传热过程、传热强度等均存在本质区别。由此揭示并经实践证明,青藏铁路得到的有益成果将难以直接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同时,由于高等级公路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更为强烈的吸热和聚热效应以及更高的筑路技术标准,都对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安全运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对冻土路基调控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已有路基调控措施的对流、传导、辐射等方面试验结果和实测资料系统分析发现,如果能结合高等级公路热学特性,从工程结构加以改进,或通过不同工程措施的有效组合,或是通过新型工程措施的应用,应是较好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并就措施改进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将对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研究和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588.
本文首先论述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常见的几种主要不良冻土现象冰椎、冰丘、冻胀丘、厚层地下冰、热融滑塌、热融湖塘及沼泽湿地的形成条件和发育特征,然后.结合寒季对青藏铁路沿线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几点认识和看法,供设计和施工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89.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的自然地理概况、地质地貌概况以及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分析已建寒区隧道病害原因,从隧道结构、防排水、冻融圈范围等方面探讨多年冻土地区昆仑山隧道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90.
通过对青康、青藏新藏、木里等公路的病害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基本特征:土质特征、冻土特征、工程地质和气候特征、行车荷载和水分等。揭示了水、温度、土质是导致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发生翻浆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认识了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