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933篇 |
免费 | 135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7118篇 |
综合类 | 8791篇 |
水路运输 | 10344篇 |
铁路运输 | 8747篇 |
综合运输 | 12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31篇 |
2023年 | 1145篇 |
2022年 | 1301篇 |
2021年 | 1665篇 |
2020年 | 1538篇 |
2019年 | 1037篇 |
2018年 | 478篇 |
2017年 | 697篇 |
2016年 | 673篇 |
2015年 | 1138篇 |
2014年 | 1864篇 |
2013年 | 1761篇 |
2012年 | 1999篇 |
2011年 | 2113篇 |
2010年 | 2061篇 |
2009年 | 2358篇 |
2008年 | 2392篇 |
2007年 | 2124篇 |
2006年 | 2028篇 |
2005年 | 1939篇 |
2004年 | 2040篇 |
2003年 | 2530篇 |
2002年 | 2066篇 |
2001年 | 1506篇 |
2000年 | 1211篇 |
1999年 | 762篇 |
1998年 | 819篇 |
1997年 | 889篇 |
1996年 | 769篇 |
1995年 | 561篇 |
1994年 | 521篇 |
1993年 | 392篇 |
1992年 | 360篇 |
1991年 | 376篇 |
1990年 | 290篇 |
1989年 | 21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6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964.
陈熙徐博英宋卫东崔凯 《汽车与运动》2017,(7):114-133
雷雨润湿了土壤,柳絮也不再飘扬,骄阳烈日下,谁赐予我头上的阴凉?七月的盛夏里,远行的躁动无处安放。七座的车厢里,幸福的滋味理应被好好分享,多彩的盛夏不宜在室内久坐,攀升的气温压不住心中的急迫。对于开车不喜欢交停车费的同事们来说,买门票逛景点是一件会令他们唾弃的事情。源于对车的热爱,我们不会让手中的“战车”静静地守候在停车场里。源于对崎岖险境的青睐,我们不会让有限的青春浪费在平坦无趣的城市里。 相似文献
965.
本文总结了车用锂离子电池机械完整性领域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机械过载,包括在振动与冲击、大变形、针刺等载荷条件下,锂离子电池会发生内部短路、温度升高、电池体内压强上升,从而导致热逃逸现象,最终有可能引发失火及爆炸等灾难性后果。这将影响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阻碍电动汽车的推广与应用。目前研究者从材料、单体、模组、系统等不同尺度,通过实验、理论、仿真等方法,考虑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多方位地对锂离子电池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66.
基于台架试验数据,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某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瞬态过程喷油参数与性能的近似高精度模型,基于此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瞬态过程喷油参数分别进行离线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目标优化确定的燃油消耗率(BSFC)、NO_x比排放量和颗粒质量(PM)比排放量的优化极限分别可达180.23g/(kW·h),8.92g/(kW·h)和0.011 8g/(kW·h),相对原机可降低多达4.5%,34.0%和37.3%。双目标优化的Pareto解集表明,相比于同时优化BSFC和NO_x比排放量,BSFC和PM比排放量更容易同时得到优化。采用权重因子适应度函数的三目标优化结果对应的BSFC,NO_x比排放量及PM比排放量分别为184.70g/(kW·h),12.62g/(kW·h)和0.012 2g/(kW·h),较原机分别降低2.1%,6.6%和35.3%。改进优化模型后,性能优化Pareto解集对应的BSFC和PM比排放量水平都非常接近其优化极限,但NO_x比排放量相对其优化极限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967.
968.
广东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开始以来,采用的是广东省车型分类标准,即对客车实行按车型收费,对三类及三类以上货车实施计重收费,超载加收,当时称重设备精度为五级。随着全国收费联网的实施,需按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更改分类标准,即对客车收费标准不变,对货车实施完全计重的方式进行收费,广东省按全国的要求完成了此项工作。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为提高称重精度,减少收费过程中的纠纷,拟对原五级精度的称重设备改造成二级或二级以上设备。主要介绍了精度达一级的整车式计重设备的土建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969.
970.
总结了钢混结合段在斜拉桥中的应用特点,从而提出依据钢混结合段受力形式,明确其传力机理和过程,给出针对性构造对策的设计思路。最后,建立了钢混结合段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可应对任意复杂受力形式的钢混结合段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