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1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891篇
综合类   367篇
水路运输   3746篇
铁路运输   546篇
综合运输   13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华杰 《集装箱化》1994,(7):9-10
随着集装箱船大型化的日益发展.班轮公司单独在航线上派船越来越困难.从而出现了由两家或多家公司通过舱(箱)位互租协定、码头共享等形式.进行合作经营。与此同时.班轮运输界的收买与兼并也屡见不鲜。如1991年10月日本邮船公司(NYK)收买了日本班轮系统(NLS).  相似文献   
862.
863.
陆家 《中国水运》2005,(1):39-40
是下,超高运载力集装箱船舶尤其是运载力在8000TEU,甚至超过9000TEU的“巨无霸”等集装箱船在全球航线的港口码头出现,总会引起媒体的辱劝,甚至被誉为全年经济现代化和一体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864.
2004年以来,我国在一系列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制造上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太集装箱船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并获得了4艘船的定单;由我国制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发动机也已经开始装备船舶,中国的大型船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心脏”;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并制造的粤海跨海铁路船已经“上岗”工作。去年1—10月份,我国两大船舶制造集团新承接的订单中,高技术船舶占到总订单量的608%,比前年同期增长了438%。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张相木说: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船型的发展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方面主力船型要不断优化,包括VLCC、集装箱船、散货船、游船等等,在国际上形成一批品牌,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要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优势的、高附加值的船型。  相似文献   
865.
船舶电力系统故障模拟是轮机模拟器的一个重要部分,该船舶电力系统故障模拟是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拥有8艘先进的5400TEU集装箱船舶为母型船的实际电力系统为对象的故障仿真系统,它包含有柴油发电机组故障模拟、电网故障模拟、励磁系统故障模拟以及电力管理系统故障模拟等。文章重点描述电网故障模拟和电力管理系统故障模拟及排除方法。由于本模拟仿真系统是实船仿真,所以通过故障模拟仿真的培训,可以让操作人员包括学生、修船工程技术人员及轮机员等系统了解和全面掌握各种排除实际船舶电力系统故障的方法和步骤。该电力系统故障模拟已在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DMS-2002型轮机模拟器上成功运行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6.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4年底的15年中,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前身上海港务局)先后投资100多亿元人民币,在长江口南岸、上海外高桥地区建成了可以接纳第五、第六代全集装箱船的外高桥一、二、三、四、五期工程和相应的内支线及滚装码头。长约5800多米、陆域总面积超过  相似文献   
867.
868.
从市场细分结构来看,尽管2010年公路客车在客车总量中的构成比率与去年相当,但是每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却慢慢发生了变化,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而小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869.
8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