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31篇
  免费   1710篇
公路运输   43394篇
综合类   19244篇
水路运输   20879篇
铁路运输   17746篇
综合运输   4378篇
  2024年   628篇
  2023年   1913篇
  2022年   1710篇
  2021年   2150篇
  2020年   1930篇
  2019年   1430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1253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2684篇
  2014年   6204篇
  2013年   5418篇
  2012年   6817篇
  2011年   6694篇
  2010年   6362篇
  2009年   7162篇
  2008年   7341篇
  2007年   5914篇
  2006年   5698篇
  2005年   5604篇
  2004年   4986篇
  2003年   5342篇
  2002年   4020篇
  2001年   2894篇
  2000年   2152篇
  1999年   1224篇
  1998年   1048篇
  1997年   852篇
  1996年   788篇
  1995年   777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390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436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37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上自主航行船舶(Maritime AutonomousSurface Ship,以下简称“MASS”),简单来说是指利用传感、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在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  相似文献   
22.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信息物理系统(CPS)为前沿新兴技术领域,它们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介绍它们的内涵、关系及在铁路领域的应用探索。物联网是数据源,大数据是基础资源,云计算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是核心算法,区块链为铁路领域业务基础架构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创造条件,信息物理系统是贯穿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基于数据自动流动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一套综合技术体系。这些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交叉支撑、循环进化的良性迭代,将积极促进铁路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24.
25.
动态     
《中国海事》2020,(5):76-76
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管理中心:发布《2019年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分析年报》日前,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管理中心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港口国监督数据分析年报(中英版)》(简称《PSC》年报),这是该中心自2006年起连续第14年对外发布《PSC年报》。《PSC年报》通过详实的文字介绍、直观的图表展示以及丰富的数据分析,全方位展示了2019年中国PSC检查情况以及中国籍船舶境外接受检查情况,从PSC缺陷分析、PSC滞留分析、集中检查会战(CIC)情况等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6.
27.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多采用宏观事故数据及小样本交通调查数据的研究现状,紧扣当前道路设计及交通管理对风险客观精确辨识的现实需求。首先,分析了已有风险辨识方法的优缺点,及现有辨识方法面临的挑战;其次,基于国内外驾驶行为研究现状,结合车联网OBD异常驾驶行为数据精确度高、数据量大等优势,定性剖析不同道路条件与异常驾驶行为的关系;最后,建立道路条件与异常驾驶行为关联模型,分析探讨利用异常驾驶行为数据辨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研究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思路流程及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结合某隧道监测断面各施工阶段位移变化情况,应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反分析计算确定了弹性模量E及侧压力系数K0的取值范围。通过对隧道各施工阶段的变形情况进行模拟,采用黄金分割法对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位移量测值进行了反分析计算,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后说明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9.
30.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领域已获得突破性发展;为提高通行效率和出行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有望较好解决高昂的人力成本和难以提高的效率等问题。然而,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车的应用大多采用跟乘用车同样的标准进行规范,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在FCW和AEB功能中货车在相同车速的制动距离要远大于乘用车,而其所采用标准规定的碰撞预警时间却并无多大不同,这在实际场景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2]。此外,货车质量和体积较大,且较多应用于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会经历包括高温、严寒、山区等多种复杂气候场景,这些都将对货车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辆制动效能、能耗以及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规范的要求。本文针对货车的应用场景特点,为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