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41篇 |
免费 | 41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324篇 |
综合类 | 1693篇 |
水路运输 | 1754篇 |
铁路运输 | 1650篇 |
综合运输 | 5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4篇 |
2023年 | 282篇 |
2022年 | 354篇 |
2021年 | 422篇 |
2020年 | 479篇 |
2019年 | 278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288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426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577篇 |
2010年 | 553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570篇 |
2007年 | 493篇 |
2006年 | 393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60篇 |
2003年 | 230篇 |
2002年 | 214篇 |
2001年 | 177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针对原有方法在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受破碎图像特征残缺的影响,存在大量难以检测的角点,在图像破碎度为40%~60%时存在特征抽样拟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环境下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过SUSAN角点检测算法这种大数据算法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进行角点检测。构建图像特征检测模型,利用构建模型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角点处实施特征检测,获取舰船尾迹破碎图像特征。通过构建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模型实现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为了证明大数据环境下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技术实现了特征抽样拟合率的提升,将原有技术作为对比实验技术进行该技术与原有技术的特征抽样拟合率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实现了特征抽样拟合率的提升,更适用于舰船尾迹破碎图像的识别。 相似文献
23.
为提升综合交通日常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围绕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针对数据库建设、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应用平台的搭建进行详细分析,综合应用更深层次的技术与交通专网克服难点,实现信息的安全交流和传递,为多角度处理信息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4.
为了提高桥梁的设计水平,通过对实例工程斜弯箱梁桥采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曲线处的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受力特点,为斜弯桥梁设计计算提供可行计算方法,同时为工程人员对剪力-柔性梁格法的应用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结构中,随着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与面层粘结性差、易开裂等缺点,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的趋势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基层材料,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回弹模量将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承受汽车动态荷载作用.产生相应的动态力学响应.材料的动态模量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对AC25、AC30两种大粒径混合料的动、静态模量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材料动、静态模量之间的关系,为相应的研究和力学计算提供参考,同时.还对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应力依赖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
车辆跟驰模型是被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领域广泛认可的微观交通流模型,是交通流理论
的基础。近年来,信息感知与获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
的快速发展。数据驱动跟驰模型,是以真实的车辆行驶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等
理论和方法,通过样本数据的训练、学习、迭代、进化,挖掘车辆跟驰行为的内在规律。本文系统
回顾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由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带动的两次研究
热潮,归纳了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理论的跟驰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跟驰模型、模型与数据混合驱
动的跟驰模型3类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分析数据源发现,尽管各
种高精度轨迹数据不断涌现,目前研究仍多使用美国于2006年发布的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
(NGSIM)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模型的可移植性和泛化能力值得思考与研究。提出关于模型输
入、输出的3个问题:如何考虑更多驾驶行为变量,是否有必要考虑更多行为变量,现有输入、输出
是否可替换。在模型测试与验证方面,发现并讨论了目前测试不充分、对比不完整、缺少统一测
试集与测试标准等问题。最后,探讨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原创性与成功的关键因素等问题。期
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数据驱动跟驰模型的过去与现状,促进相关研究的快
速发展。 相似文献
27.
28.
29.
基层运管人员虽然位微言轻,但是在运输行业管理的大系统中却是举足轻重。因此,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和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