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109篇
公路运输   1006篇
综合类   545篇
水路运输   240篇
铁路运输   657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一种跨座式轻轨车、轨道梁及刚构桥空间耦合振动时域分析方法。轨道梁及刚构桥采用常规有限单元模拟,跨座式轻轨车采用弹簧阻尼相连的多刚体模拟,可方便考虑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下轨道不平顺影响,每一积分步内对桥梁系统动力方程扩展,建立轻轨车-轨道梁-刚构桥时变系统空间振动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同时求解三者空间动力响应,并编制相应计算分析程序。针对目前世界最大跨度轻轨专用刚构桥96m+160m+96m,探讨车速、单线行车、双线对开等不同工况对三者动力响应影响并对轻轨车进行乘坐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在设计行车速度下,乘客可安全舒适通过该桥。该方法可运用于跨座式轻轨车与其它轨道梁或桥梁空间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102.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后期下挠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大跨混凝土梁式桥后期下挠属很常见的病害,对桥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迫切需要在造成后期下挠的诸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才能在今后的设计、施工中加以控制,从而达到抑制下挠的目的。 研究方法:从梁式桥的刚度入手阐述挠度的产生机理。进而分析预应力效应、收缩徐变效应、梁体开裂等因素对后期挠度的影响。 研究结论:纵向、竖向预应力有效性的不足造成了后期挠度偏大和梁体开裂。而梁体开裂大大降低了梁体的刚度,致使后期下挠加剧发展。  相似文献   
103.
上跨既有铁路结构施工既要考虑支撑系统本身安全、又要兼顾铁路运营安全;支架系统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策划既要合理周密、又要简便快捷;施工安全防护标准高。以沪杭高速铁路松江特大桥跨新闵铁路连续梁支架为例,简要介绍上跨铁路连续梁高支架设计思路及施工相应安全控制要点,即采用600 mm×12 mm钢管柱为支撑,搭设贝雷梁支架和碗扣架,解决了高度超过30 m跨既有铁路连续梁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04.
以重庆市轻轨2号线线路纵断面、跨座式单轨车辆及编组等数据为基础,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Visual Basic 2005实现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测试表明此系统简单易用,结果准确,可为跨座式单轨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山区河流桥区通航条件和通航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阐述山区河流在天然情况下和修建跨、临河工程后通航安全的特点和难点,对桥区通航安全技术和桥群河段通航条件等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6.
考虑城市大客流通勤者跨区域出行需求,结合城市公交线网中乘客出行密集、客流走向规律等特点,提出一种跨区域定制公交的搭乘方案. 通过改进的Q-learning 模型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为城市通勤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服务. 通过综合路段拥堵状态、乘客需求及居民小区位置,设定了Q-learning 强化学习的奖惩函数,提升定制公交区域路径的直线系数、满载率、通行时间.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降低通勤者跨区域通行的旅行时间,有效提高髙峰时段定制公交线网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7.
杭州地铁SG3-3号线支线双盾构隧道上跨杭千(杭州-千岛湖)引水洞,竖向最小净距为3. 03m。利用ABAQUS2018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盾构机跨越引水洞掘进过程中的双盾构隧道开挖支护进行全程仿真计算,并将计算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盾构双隧道开挖完成后,双隧道顶拱产生较大的沉降,最大沉降量为13. 2mm。双盾构隧道掌子面掘进至引水洞临近位置,下伏引水洞管片产生微小下沉,掘进至交叉断面正上方则开始上浮,并且上浮量随双线盾构隧道继续掘进而增大,最大上浮量为1. 29mm(属安全范围),开挖完毕后,管片上浮量有所回落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8.
以实测索力为初张力,结合施工过程影响矩阵确定吊索索力调整值。同时对结构体系转换以及二期铺装引起的索力变化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弯梁外侧吊索敏感度较内侧更大,同侧吊索的敏感度差异巨大。经过三次索力调整后,全桥实测成桥索力与设计索力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表明所采取的索力控制与调整方法是可靠的,施工索力优化效果明显,可以为同类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目前高塔斜拉桥钢锚梁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分析了高塔斜拉桥钢锚梁施工技术的应用难点,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控制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间公交系统的合作与整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我国的一类跨区域整合公交系统.在上层问题中,相邻区域的地方公交管理者们共同规划和管理跨区域公交线路,以实现跨区域线路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下层问题中,这些区域的公交运营者们相互开放区域市场并联合运营跨区域公交线路,他们相互竞争以实现各自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所提出的模型详细地考虑了乘客的站点拥挤成本和车内拥挤成本.数值结果表明,公交管理者们可以通过补贴影响运营者的竞争行为,进而改善跨区公交系统各方参与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