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57篇
综合类   235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116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0,31(4):275-275
<正>为了总结和交流水道与港口工程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水道与港口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由《水道港口》编辑部、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水工构造物检测、诊断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及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水道与港口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  相似文献   
82.
83.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办刊水平、确保稿件质量、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从本日起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AMLC是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全国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等单位指导,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对比数据库,可有效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一稿多投、伪造、篡改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84.
《中国水运》2010,(1):29-29
会议背景介绍:SIWN系列会议目的是促进跨学科交流,旨在为活跃在相关学术领域、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交流新发现和新思想,特别是把握面临的挑战和思考未来之发展。  相似文献   
85.
王磊 《上海造船》2008,(4):27-28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十分有幸担任了海洋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委员会的秘书长。现在向大家汇报一下个人自从加入造船工程学会以来,在学会帮助下不断成长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6.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11,(45):45-45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由此而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来自国家安监总局的消息称,近5年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7.6万人,占所有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数的80%以上。如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伤亡率,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87.
《水道港口》2007,28(4):F0002-F0002
李一兵(1961-),男,江西抚州人,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任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航道研究室主任,交通部工程泥沙重点实验室港口与航道工程学术带头人,“全国内河航道专家库”、“交通部水运建设专家库”专家,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88.
大学的本质在于其学术性。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其中学术资本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学术组织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柱,学术文化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学术成果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表征,学术(系统)外部关系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89.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推动《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的国际化进程,基于数据库平台,研究了《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年以来的出版数据,对比分析了《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的办刊现状、办刊方向、学术效应、稿源分布与传播能力,提出了《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未来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以来,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的影响因子与综合指标名列第一位,在交通运输领域,位列前7%;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主要影响因素为年度发文量少,仅为学科均值的48%,年度高被引论文数偏少,约为北大核心学科与CSCD核心学科均值的80%;高水平专刊/栏、引领性学术综述与研究团队系列化核心成果对《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的影响力提升贡献较大。基于成功经验与研究结果,主要从内容质量建设、学术影响力建设、办刊队伍建设与传播能力建设四方面,提出了《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未来发展策略,即:汇聚办刊人才,提高办刊水平;凝聚学术资源,提高学术质量;丰富展示信息,增强传播能力;净化学术环境,优化出版机制。   相似文献   
90.
《铁道学报》2011,(8):44
1.刊登范围:本刊主要刊登铁道运输及经济、铁道机车车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铁路工程、铁道材料与工艺等铁路专业范围的科研成果论文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及综述。刊登的论文应属原创性文献,已在其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的论文,本刊不再受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