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篇
  免费   210篇
公路运输   1351篇
综合类   913篇
水路运输   1254篇
铁路运输   557篇
综合运输   14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从准粘聚力原理和张力膜效应方面,分析路堤下加筋垫层对地基土受力性能的改善,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尺寸效应对张力膜效应和应力扩散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路堤下加筋垫层对地基承载力的改善和提高,主要是筋材与土界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准粘聚力,当垫层宽度较大时,张力膜效应和应力扩散作用甚小。  相似文献   
942.
以三座不同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按线性、只考虑斜拉索垂度的部分几何非线性和完全几何非线性三种模式计算了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效应,主要分析了悬臂施工过程中起吊和拉索两个控制工况的几何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对于每座斜拉桥来说,施工过程中主梁的竖向变形以及非线性影响随着悬臂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悬臂长度达到一定值后,非线性效应的趋势有所加强;对于不同跨度的斜拉桥来说,主梁竖向变形的非线性效应随着跨度的不断增大,非线性的效应逐渐增大,而且增大的趋势有所加剧;斜拉索垂度效应在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悬臂长度的增大,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本文对超声波技术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做了简单讨论,并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和污泥调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文章最后介绍了几种超声波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的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46.
研究目的:地震激励的输入是大跨度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最薄弱的环节.大跨度桥梁结构由于基础间间距较大,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应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目前,国内对于支承体系斜拉桥行波效应影响规律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该文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计算平台,较为准确地模拟了地震波对郑州市中心区跨铁路斜拉桥基础不同位置的激励差异,分析比较了该桥在不同波速地震波作用下的行波效应,对该类桥型地震响应行波效应的一般影响规律进行了讨论.研究结论:在一定的相位差范围内,考虑地震波的各单向行波效应和三向正交行波效应时,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均呈周期性变化,并且变化周期与桥梁自振周期基本一致.同时,行波效应对支承体系斜拉桥地震响应峰值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47.
至2007年末,上海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45.17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8.14亿人次,增长了24.1%,占总公交客运量的18%。  相似文献   
948.
该文结合广州市东晓南路曲线梁的实际设计经验,分析了曲线梁中预应力的横向效应对主梁及下部结构的影响,以及曲线梁如何从构造上更好地防止腹板崩塌。  相似文献   
949.
挤土桩施工应会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在工程实践中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50.
徐义标  丁立 《中外公路》2011,31(4):258-260
通过使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模拟在降水、不同荷载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AC-13 I)的路面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浸水疲劳寿命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荷载的减少而增长,并对水损害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