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59篇 |
免费 | 78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554篇 |
综合类 | 5395篇 |
水路运输 | 4690篇 |
铁路运输 | 3906篇 |
综合运输 | 7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4篇 |
2023年 | 526篇 |
2022年 | 691篇 |
2021年 | 861篇 |
2020年 | 564篇 |
2019年 | 545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348篇 |
2016年 | 372篇 |
2015年 | 576篇 |
2014年 | 1020篇 |
2013年 | 1041篇 |
2012年 | 1087篇 |
2011年 | 1253篇 |
2010年 | 1218篇 |
2009年 | 1203篇 |
2008年 | 1271篇 |
2007年 | 1118篇 |
2006年 | 1046篇 |
2005年 | 926篇 |
2004年 | 1048篇 |
2003年 | 1024篇 |
2002年 | 759篇 |
2001年 | 728篇 |
2000年 | 536篇 |
1999年 | 414篇 |
1998年 | 395篇 |
1997年 | 326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288篇 |
1994年 | 243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197篇 |
1991年 | 208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26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祖玲娜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2,(1):79-85
通过对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深外高中站2种大断面暗挖法(即九步开挖的双侧壁法和台阶法)不同的施工工序进行数值模拟模型比选分析,选择能够较好适应车站不同的地质条件,满足安全施工的施工工序,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可知,施工过程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实测值与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较为接近,从而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以及2种方法施工工序的地质条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2.
洞桩法作为复杂环境下地铁车站修建的常用施工方法,在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对地表沉降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根据洞桩法需在无水环境下作业的施工特点,文章以西安地铁8号线丰和路地铁站洞桩法暗挖施工项目为背景,结合西安地铁车站工程施工降水经验,研究一种复杂环境下洞桩法地铁车站地面管井降水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工艺设计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83.
边坡稳定性是工程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工程中能够便捷且合理地得到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一种改进的边坡最小势能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无需引入假设及求解平衡方程,通过引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根据功能原理直接得到滑体系统的弹性压缩势能和剪切势能。以滑体沿潜在滑动方向上抗滑力与下滑力的比值来计算安全系数,列出了边坡4种可能的潜在滑动方向,通过算例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来确定合理的潜在滑动方向,分析了泊松比的取值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并选取了经典的边坡稳定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抗剪力矢量和反方向作为滑体潜在滑动方向符合运动学原理,并且相比其他方向计算的安全系数更为合理,是推荐采用的滑体潜在滑动方向;泊松比取值对改进的最小势能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影响很小,只要按岩土体类别在合理范围内选取泊松比,计算的安全系数是可行的;改进的最小势能法相比先前方法的计算过程更为简洁合理,且其计算经典考核题所得的安全系数与推荐的裁判答案1.000相差6.8%。说明该方法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合理可行的,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4.
顶管法因具有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和施工安全性高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且以空间利用率高的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最受青睐。针对当前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方法问题,基于空间离散化技术,假定破裂面满足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矩形顶管隧道三维离散化分析机构,并基于逐点生成机理形成微元三角形,若干微元三角形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多面体来近似描述开挖面前方的土体破坏区,形成矩形顶管隧道三维破坏面,进而构建出矩形顶管隧道开挖面三维失稳破坏模型。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矩形顶管隧道三维离散模型和速度场,推导出矩形顶管隧道开挖面支护力的计算公式,建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开挖面稳定性三维极限分析方法,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了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最后,结合2个工程实例开展了模型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可指导相关工程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85.
186.
187.
为减少支座病害,保证桥梁运营的安全性及旅客的舒适性,利用横向同步、纵向分阶段逐步顶升的方法,对不中断交通情况下桥梁病害橡胶支座顶升方案、施工工艺、支座更换施工组织以及施工中的关键性问题等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并辅助合理的运营限速,可以在对梁体无损害、交通影响小的情况下完成桥梁支座更换。 相似文献
188.
薄片式千斤顶可用于梁底与墩台之间的间隙≥3cm的桥梁支座更换施工,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薄片式千斤顶在既有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进一步印证了该施工方式对交通和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等优势,以期为既有桥梁的改造、立体交叉桥梁的支座更换等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9.
在施工和投入使用中,公路路面、桥梁结构和隧道洞身受风雨侵蚀和地层沉降易出现开裂现象,通过灌浆法能将浆液填充裂隙并修复结构,进而提高整个结构的完整性及强度,分别从这三个工程病害入手,逐一分析灌浆法在此类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0.
为探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在各维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规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将虚拟激励法应用至连续刚构桥抗震分析中。并以某(65+120+65)m连续刚构桥为分析对象,选取Clough-Penzien功率谱模型对比分析了各维地震激励下主梁和桥墩力学响应特征。计算结果表明:一维激励下,各方向的激励荷载分别控制各方向的弯矩;纵向+横向二维激励下主梁纵向和横向弯矩与纵向、横向一维激励规律大致相同,均方根结果有小幅增大;在竖向激励下,结构反对称振型被激发,使得主梁和桥墩弯矩值有所降低;结构位移变化规律与弯矩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