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265篇
综合类   147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108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易家坝隧道洞口,横向俯斜贯通裂缝巨型危岩体预应力加固处理为施工实例,介绍危岩体加固的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着重介绍预应力锚索施工中钻孔、清孔、制索、安装、压浆、张拉及封锚等工序施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187-187
<正>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近日向媒体通报了2010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他说,监测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保持总体平稳向好,但部分环境质量指标出现反弹趋势,治污形势依然严峻。陶德田介绍了上半年全国环境总体形势,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占49.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5.1mg/L,同  相似文献   
183.
184.
京珠高速公路金口段破碎岩体较多,削坡以后出现了许多裂缝,边坡深部和表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且受降雨和地下水位升降的影响显著.为了给合理的处治提供依据进行了变形观测,根据观测结果提出了山体防、排水和喷锚支护的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5.
从工程区的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的地貌地质特征,以此获取了客观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手段对研究区的岩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拟定的最不利滑面,进行岩体稳定性的计算,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6.
海峡两岸主要岩体分类系统之比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台湾隧道工程大都采用挪威Q系统与南非RMR系统进行岩体分类,当初引入时并未针对台湾地质特性加以修订,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有许多未尽理想之处.就宏观角度而言,海峡两岸之地质条件较欧美地区类似,因此在岩体分类系统之应用经验方面较有相互参考价值.本文探讨岩体分类系统于隧道工程所扮演之角色,并针对海峡两岸主要岩体分类系统之基本内涵加以概述,包括中国大陆制定之铁路隧道岩体分级系统、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所颁布之<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以及台湾地区现今常用之挪威Q系统与南非RMR系统,进而比较探讨各系统之适用范围及实用性,以供海峡两岸隧道工程界台湾地区未来制定岩体分类系统之参考.  相似文献   
187.
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着手,就县乡道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提出如下观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邀请受益对象参加工程监理,有利于减少管理部门工作量,把好工程质量关,提高筹资使用透明度,调动群众兴修公路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8.
《中外公路》2021,41(2):5-9
传统地质调查方法主要是徒步踏勘,工作量大,效率低,耗时较长,尤其在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有时往往还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传统地质调查的不足,该文以西北某山区高速公路地质调查为例,在传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两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现代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主要包括线位在奥维地图中的导入与导出,各类地质调查点如何通过奥维地图和无人机精准定位来完成以及不良地质的排查,尤其是隐伏构造、大型复杂滑坡和高位危岩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通过上述两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外业地质调查工作更为高效、便捷和精确,该项目各条线位总长约170 km,传统外业地质调查需要1~2月时间,融合奥维地图软件和无人机技术后,20 d完成了外业地质调查工作,并成功解译断层22条、排查80余处滑坡和崩塌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89.
深孔爆破条件下岩体软弱夹层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LS-DYNA3D程序,分析深孔爆破时岩体中软弱层内的爆腔半径随软弱层厚度、倾角、炮孔直径、装药量和装药量长径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软弱层厚度≥5cm时,爆腔形状近似为圆柱形;软弱层厚度不变时,爆腔半径随炮孔直径和装药量的增加呈幂函数规律增加;在相同炮孔直径和装药量条件下,爆腔半径随软弱层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且增幅逐渐减小;爆腔相对半径随装药量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大;爆腔半径随软弱层与炮孔轴线夹角(锐角)的减小而减小,且减幅逐渐减小,但软弱层垂直于其中性面的位移却随之增加,夹角为50^o时该位移达10cm;在装药段长度内,软弱层位置对爆腔的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很小,爆腔半径的最大相对变化仅为1.2%。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