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140篇
公路运输   839篇
综合类   481篇
水路运输   198篇
铁路运输   595篇
综合运输   1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岩溶隧道施工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地质灾害问题,尤其是岩溶地段的断层、塌方等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灾难事故的发生,探讨岩溶隧道防水排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对隧道施工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介绍了岩溶和隧道岩溶的地质构造、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以及岩溶流水方向,根据岩溶隧道防水的原则,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针对性较强的防水、排水方案,来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实现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02.
马安大桥桥址处于溶洞发育地区,基础为准1500mm、准13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持力层灰岩裂隙极发育,分布着大大小小、半填充、全填充或无填充的溶洞。桩基按常规工艺进行施工时,在施工过程中陆续出现孔内泥浆骤降,孔壁坍塌及地表坍塌沉陷等现象,本文介绍岩溶区成桩及加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3.
从人工挖孔桩的历史发展出发,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内涵和、特征及其技术发展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岩溶地区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组织、保障措施以及施工中问题的应对策略等。  相似文献   
104.
结合襄渝线增建第二线工程安康至梁家坝YD1K437+128.87~YD1K437+548.56段、YD1K438+705.44~YD1K445+075.42段岩溶路基整治施工实践,介绍根据岩溶地表塌陷分析评分85分以上、评分在70~84分地段,覆盖土厚度和填方厚度之和小于15 m,且基岩面以下10 m深度内存在溶洞的地段,基岩裸露地段,地面以下15 m深度内存在溶洞的地段分别制定加固措施及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注浆效果检测评价方法、环境保证措施等,实践证明该段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5.
研究目的:消除荆竹岭隧道发生岩溶突水引起施工灾害事故发生可能,避免过可溶岩段地下水大量漏失破坏水环境引起地表塌陷,解决隧道过巨大溶洞群、地下暗河、岩溶突泥段及石膏层膨胀腐蚀性对隧道结构强度、稳定、耐久性的影响问题。 研究方法:本着治水、环保、安全、运营救援相结合的理念,系统设置辅助坑道、特殊地质段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富水地段帷幕注浆堵水与岩溶暗河疏导排水相结合,并运用ANASYS程序数值仿真计算。 研究结果:完成隧道跨越“溶洞、暗河、突泥段”设计、石膏地层段支护结构设计、抗水压衬砌设计。 研究结论:本隧富水段、岩溶暗河段的防排水设计理念及复杂地质段设计措施,确保了隧道结构的施工、运营安全,可很好地指导今后类似复杂地质段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6.
大支坪隧道和野三关隧道是宜万铁路上岩溶极为发育、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隧道,隧道通过地段分布有复杂的岩溶管道群和溶隙群,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等严重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反复攻关和实践,总结出了"释能降压"的溶腔处理技术,针对隧道通过地段山体水系和岩溶异常体水文地质的具体情况,运用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对溶腔探测定位,并据此进行泄压引导线路的规划,接着在相应的安全监控及配套措施得到可靠落实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时机对岩溶异常体进行揭示爆破,然后根据溶腔内水与充填物的不同情况,对溶腔进行清理、封闭和防排水等后期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以某岩溶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采用常规地质法、TSP203地质预报、地质雷达、地质钻探等组成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隧道工作面前方、环向四周、隧底等不良地质进行探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8.
刘金山 《铁道建筑技术》2009,(9):110-112,131
在建锦屏二级水电站4条引水隧洞群穿越锦屏山主峰山体,最大埋深2525m,最高地应力值69.94MPa,隧洞施工过程中在高地应力区将出现大的涌漏水,危及隧洞的施工安全。通过对锦屏隧洞围岩地质、断面条件、工程重点与难点等因素分析,结合隧洞开挖及支护理论,并对隧洞开挖过程中的灌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锦屏高地应力条件下大断面特长水工隧洞灌浆施工中制浆系统和与围岩条件相适应的灌浆参数,分析了符合施工顺序及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采用这种灌浆技术,保证了长大隧洞开挖围岩稳定和地下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9.
研究目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桩基岩溶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使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采用RES2DMOD软件(版本号3.0)对桩基岩溶注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高密度电法二维正演数值模拟.研究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完整注浆体和岩溶注浆缺陷在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上均有反应,分别为高阻异常和低阻异常....  相似文献   
110.
研究目的:合理地确定岩溶地区土洞地基的承载力。研究方法:根据弹塑性理论,推求得到岩溶地基中土洞周边土体的应力状态。在土体自重应力和基底附加压力的作用下,土洞周围的土体将产生应力集中,利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判断土洞洞壁土体是否产生塑性破坏。当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5条计算地基承载力时,还应同时确保土洞周围的土体不产生塑性破坏并得到基底容许压力P值,取fa和P的较小值,即为岩溶区土洞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研究结果:推求得到了土洞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研究结论: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影响很大,地下水位下降,将降低地基承载力;地基中土洞内存在有充填物,且充满整个土洞时,地基的承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