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8篇
  免费   335篇
公路运输   2489篇
综合类   1454篇
水路运输   2752篇
铁路运输   1097篇
综合运输   28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晓虹 《潜艇学术研究》1997,(3):45-48,,1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核潜艇炉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新色阶的制备方法,并对新色阶和现行色阶(磷钒钼黄色阶)的稳定性作了研究,测知新色阶的有效使用期比现行色阶延长了至少12倍,实验室和艇上现场实验表明:新色阶完全可以替代用于分析核潜艇炉中磷酸盐含量的现行色阶。  相似文献   
82.
华蓥山隧道涌突水、涌泥、涌砂原因分析及综合整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华蓥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突水、涌泥、涌砂情况,分析了其成因,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整治措施,并对隧道涌突水、涌泥砂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
建立溶洞—隧道体系的围岩力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采用Schwarz交替法推导既有溶洞条件下开挖深埋隧道时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解析解。以齐岳山铁路隧道为例,将围岩力学特性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解析解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溶洞的存在使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了偏压现象,靠近溶洞一侧的围岩产生了明显的竖向应力集中,两侧水平应力则差别不大;靠近溶洞一侧围岩产生了更大的水平位移,两侧最大值之比约为1.7;随着溶洞与隧道净距的增大,偏压现象逐渐减弱,净距大于1.5倍溶洞直径时,可以忽略溶洞对深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随着我国的高铁建设延伸到西部地区,许多长大、深埋、岩溶等高风险隧道应运而生。岩溶隧道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为了尽量避免突水、涌泥和塌方等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期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沪昆客专贵州段朱砂堡2#岩溶风险隧道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预报思路,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地选用各种预报方法,制定了以地质分析法为基础,TSP 等物探方法及超前钻探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案在隧道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以期为同类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旧堡隧道地处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断裂构造兼具压扭性推覆构造特征及张扭性断裂特征,导致岩体结构复杂,围岩破碎且承压富水,地下水赋存状态及运动规律受开挖扰动影响明显,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突水涌泥、隧道收敛变形大、初支侵入限界、二衬裂缝”等施工灾害.本文根据旧堡隧道的施工实践,总结了构造交汇区岩体结构特征,介绍了旧堡隧道在穿越构造交汇区时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以及地层加固措施,对构造交汇区变质岩隧道突水、涌泥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6.
在建谷竹高速公路大坪山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最大埋深892 m.根据实测隧道地应力、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结果和岩爆发生判据,预测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高地应力可能发生岩爆灾害;根据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隧道开挖时可能存在的涌水、涌泥、各种溶洞等地质灾害,并对部分地段最大涌水量进行预测.提出利用超前地质预报与信息化施工预测与防治地质灾害,并对可能发生的岩爆、岩溶等灾害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7.
现行桥梁抗洪能力评估方法大多需要汇流方式、雨量损失、流域平均坡度、主河槽长度等参数,令缺少相关资料的既有中小桥梁抗洪能力评估难以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水痕标定的函数模糊识辨法:建立典型断面的雨量—水位函数,利用模糊识别方法确定与实际断面最相似的典型断面,借助桥墩历史水痕和对应的暴雨强度资料标定雨量—水位函数,从而利用雨量资料,对桥梁进行抗洪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可靠;只需糙率和一组历史雨量及对应水痕高程,避免了收集汇流方式、雨量损失、流域坡度、主河槽长度、流域面积等大量的勘测工作和繁琐计算;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小流域桥梁抗洪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88.
金锅岭隧道进口浅埋岩溶区施工过程中出现大流量涌水,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对涌水状况及地形地貌、岩溶坑等详细调查,采用地表注浆加固措施,有效解决了大流量涌水的问题,既保证了地表加固质量,又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相似文献   
89.
杨彦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253-256
在地铁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中,面对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动力照明及通号系统、BAS/FAS系统等众多管线交错布置,而建筑空间相对有限,为科学合理布置、组合这些管线,在施工中引入综合吊架技术,且优化管线的路径及位置非常必要,以达到优化路径、节省空间、实用美观、节约创效的目的。同时结合杭州地铁1号线车站机电安装工程管线安装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综合吊架的构成特点、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0.
结合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沅水大桥深水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岩溶地区深水环境下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工艺要点、关键施工技术及事故预防处理措施,可供类似地质条件的岩溶桩基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