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1篇
  免费   1645篇
公路运输   10289篇
综合类   4694篇
水路运输   496篇
铁路运输   7621篇
综合运输   2646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800篇
  2022年   743篇
  2021年   736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845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405篇
  2012年   1420篇
  2011年   1682篇
  2010年   1544篇
  2009年   1599篇
  2008年   1530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1095篇
  2005年   982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792篇
  2002年   696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段清超  刘涛 《隧道建设》2019,39(Z1):180-187
为解决传统监测技术单点监测无法满足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的局限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软岩隧道整体性变形监测试验,从隧道结构的变形时间、变形空间分布及变形量进行整体分析。首先建立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误差模型,分析三维扫描监测技术与传统隧道监测技术的特点,通过平面标靶和棱镜靶球精度试验得出平面标靶最佳入射角范围小于60°,棱镜靶球自动提取距离不大于45 m,作为测站设置和控制点布设的依据; 然后以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2号斜井工程为依托,开展软岩隧道三维扫描变形监测技术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中台阶开挖支护前已发生较大变形,最大变形位置为左侧上台阶与中台阶交界处,空间分布呈左大右小,试验段最大累计变形达0.48 m,下台阶及时封闭成环及2层初期支护有利于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972.
郑鑫  郭春  王欣  王帅帅 《隧道建设》2019,39(7):1141-1146
为探究圭嘎拉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水平,评价施工工序劳动强度,选择圭嘎拉隧道进口段(海拔4 300 m)及1#斜井段(海拔4 560 m)的施工人员作为测试对象,分别测量不同工序下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耗氧量)。基于耗氧量计算能量代谢率,进而计算各工序的劳动强度指数。结果表明: 1)260 m的海拔高差造成的施工综合劳动强度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二次衬砌钢筋绑扎是所测施工工序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该工序下施工人员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能量代谢率都出现超过卫生限值的情况,劳动强度指数达到35(极重); 3)海拔为4 300~4 560 m时,隧道各施工工序劳动强度大部分为中度-极重度。  相似文献   
973.
李贵民 《隧道建设》2019,39(9):1494-1499
以下穿岩堆段的丽香铁路黄山哨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岩堆段地表开裂及洞内初期支护边墙严重变形的问题进行研究。地表埋设6根测斜管监测地表位移情况,洞内布置3个断面进行围岩压力、钢架内力、二次衬砌内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锚杆轴力量测。在分析现场岩堆段洞内外受力机制及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数值计算结果优化二次衬砌断面型式及进一步加大二次衬砌厚度及配筋。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隧道岩堆段变形: 1)地表岩堆土石接触面开裂处增设截排水措施; 2)加大隧道初期支护钢架型号及加长岩堆侧边墙径向系统锚杆; 3)加大隧道边墙轮廓曲率并优化隧道二次衬砌型式为圆顺型; 4)隧道预留变形量加大至30 cm; 5)隧道二次衬砌内净空预留50 cm补强空间; 6)隧道拱部设置42小导管超前支护。现场岩堆段采取以上措施后已顺利施工通过,根据洞内外监测结果显示,结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974.
沉管隧道接头是整个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刚度及变形特征对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当隧道下卧地层刚度不均匀时,接头变形将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对沉管隧道在不均匀地层条件下的接头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基于某沉管隧道工程,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沉管隧道接头部件分析计算,对钢剪切键及混凝土剪切键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其剪切刚度取值。之后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三维壳-弹簧沉管管节模型,对隧道整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性,进行多工况计算,分析沉管隧道接缝变形情况,验证接头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5.
综合考虑交通量、环境亮度、行车速度、地理环境等因素,基于隧道照明设计与控制的"全局优化"理念,采用"多模式、多等级、智能化、个性化"的控制策略,开发了能够根据公路隧道内外亮度、照度、车流量、车流特点等环境变换因素,自动进行反馈调整隧道内部照明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估算比对同一隧道在使用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前后年总能耗可知,与原有控制方案相比,节能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节电30%。  相似文献   
976.
隧道洞口段一般埋深较浅,围岩条件较差,很难稳定成拱,因而在隧道开挖后极容易受到外界扰动作用而发生坍塌变形。尤其在遇水软化的膨胀性黄土地层中建设隧道时,需要考虑降雨作用对隧道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观测以及室内实验,对太原某黄土隧道洞口滑塌及支护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发生破坏一方面是由于洞口浅层土体本身强度不足,且黄土遇水后强度急剧降低,围岩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区范围迅速扩展,围岩承载能力急剧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膨胀性黄土遇水膨胀,产生较大膨胀力,使围岩内部应力急剧增加并且作用在支护结构上,从而导致支护结构破坏,引起隧道塌方。  相似文献   
977.
水布垭清江大桥主桥结构为主跨420 m的悬索桥,两岸锚固形式均采用隧道锚碇结构。根据两岸地质条件,进行了隧道锚方案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和缩尺模型试验。结合施工勘察成果,确定了两岸隧道锚结构尺寸,长岭岸左隧道锚体长18 m、右隧道锚体长24 m,隧道锚围岩稳定系数为5.5;泗淌岸隧道锚体长15 m,隧道锚围岩稳定系数为7。总结了岩溶发育区悬索桥隧道锚的技术要点,对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结构形式的应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8.
在执行《内河通航标准》5. 3. 1条关于水下过河建筑物选址规定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未考虑隧道竖向埋置深度,水下隧道必须布设在远离锚地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在对船舶抛锚贯入深度及部分隧道埋置深度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若隧道顶部覆盖层厚度大于船舶抛锚贯入量,并有充分富余,锚地设置与运行对隧道结构安全基本不构成影响。因此适时对相关通航标准中水下隧道选址必须远离锚地的规定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9.
艾春国 《北方交通》2007,(6):158-159
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塌方的发生,当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塌方的时候,能够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和步骤。介绍了隧道工程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及隧道发生塌方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80.
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