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298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161篇
铁路运输   302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前,随着数字化技 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数字化能 力的不断提升,数字化正在给 勘察设计行业带来巨大改变, 工程勘察的数字化已成为行业 发展的重要方向。工程勘察数 字化能有效提高生产能效,加 强成本 、进度和范围的确定 性。本文以数智交院研发的 “数字勘察平台”为数字化实践 内容,采用数字化勘察平台后, 以并联工作模式替代了原来的 串联工作模式,在提高勘察效 率和质量,规范化及标准化勘 察内容,节约人力成本、时间成 本和减少工作量方面效果明 显。  相似文献   
922.
控制高速铁路工后沉降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营的关键。为解决目前路基工后沉降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从3个方面入手,建立适宜于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工后沉降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变形时间效应的压缩层厚确定方法,提高了中低压缩性土压缩层厚度的计算精度;其次,基于众多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实测数据,提出适应于高铁路基柔性荷载的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总沉降修正系数ψs,以及施工期沉降完成比例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3个不同实际工点的工后沉降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表明,针对中低压缩性土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可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地基处理及路基铺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3.
中等压缩性土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是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的主要承载地层。面对毫米级工后沉降控制要求,研究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处理方式对高铁路基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高铁中等压缩性土地基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压缩性土地基沉降实测推算值明显小于理论计算值,为计算值的0.6~0.8倍;路基填筑完成时,中等压缩性土层沉降完成比例约为50%,预压9个月后,完成比例为90%~95%,若能保证1年以上的预压期,可不考虑其对工后沉降的影响;砂桩加固可加快填筑期间的沉降完成比例,但由于该层土沉降完成较快,不处理、部分处理、全部处理在预压9个月后三者沉降无明显差别。本文研究成果可指导高速铁路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924.
针对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建设存在标准各异、互通性差等问题,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的AFC系统需求,从精简化系统架构、交易数据实时上传、票卡虚拟化、支付多元化、安检票检一体化、乘车实名制化、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提出AFC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智慧城轨AFC系统的发展、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5.
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区与潜在工后变形土体在深度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刚性桩跨越中浅部潜在工后变形土体,使加固区跟随深部土体变形,是刚性桩复合地基控制工后变形的两个关键。刚性桩跨越中浅部潜在变形土体后,工后沉降变形将主要来源于下卧层。此时,加固区跟随下卧层变形成为深部变形向上传递的主要特征。建立桩间土单元模型,分析桩顶结构及桩间距、桩径等参数对刚性桩跨越中浅部工后变形土体的调节机制,指出桩底选择良好的承载地层,并且穿过潜在工后变形土体足够的长度是跨越中浅部潜在变形土体的重要保证;建立深部变形向上传递时,加固区桩、土相互作用及其变形效应的简化分析模型,阐述加固区跟随下卧层变形的力学机制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26.
杨烨 《铁道建筑》2023,(7):134-137
以螺纹桩加固宣绩(宣城—绩溪)高速铁路松软土路基段为背景,研发螺纹桩信息化施工系统并应用在螺纹桩工艺性试验中,分析螺纹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螺纹桩信息化施工系统电流传感器反馈不同地层的钻杆电流值可以确保桩底进入持力层,可为该区域今后铁路工程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对于较高压缩性的松软土地层,复合地基应力与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用双曲线函数拟合沉降观测数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