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62篇
综合类   113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路基挡土墙是一种建筑物,主要用来支撑人工填土边坡或天然形成边坡、承受侧向土压力、维护土体稳定。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广泛用于桥梁两端、隧道洞口、路堑边坡以及河流堤岸等地。挡土墙最基本的用途就是防护道路路基,但现在,除了这方面,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因此挡土墙的设计要走一条安全绿色的环保之路。挡土墙的类型重力式挡土墙,凭借墙自身的重量抵抗土压力来保持稳定,因为自身较重,对地基承受力要求较高;取材施工简单,使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02.
宁波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层深厚且存在第二软弱层,若软基处理不重视,市政道路使用周期短,后期工后沉降大。宁波东外环路和南外环路原地基处理方案采用水泥搅拌桩或塘渣回填加固,考虑深厚软基工后沉降的危害性,变更设计后采用了TC桩处理新技术。通过复核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对TC桩处理软基新技术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评估,使各路段的TC桩桩长、桩间距等设计控制指标合理可行,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3.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水稳定及降噪环保等优点。通过浙江温州市4条市政道路维修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橡胶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控制,为其在市政道路改造应用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4.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管线迁改一直是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石油管线迁改程序复杂,涉及面广,已经成为制约道路改扩建造价与工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江阴市长山大道石油管线迁改为例,介绍了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改扩建过程中石油管线迁改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方案选择、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工程建设项目中石油管线的迁改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205.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在简述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从最初的混凝土配制工作入手,对技术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明确在施工中要注意的要点,旨在为确保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6.
随着市政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排水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主要阐明过街管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方式,质量控制要点、难点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7.
就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促进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8.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处于冲击型平原,土质多为淤泥土质。而上海的市政道路的建设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为全面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根据地理地质环境应该采取相对应的道路建设方式。在道路建设中淤泥固化工程属于重要的地基固化工程,一般该项目的建设主要由于周围环境中淤泥较多,即周围环境与海洋、湖泊、河流等地区距离较近而采用的特殊施工方式。例如地处奉贤区的G228公路(海湾路以东~南芦公路)新建工程、金海公路(大叶公路~浦南运河)道路改建工程、金钱公路(航南公路~南行港路)道路改建工程等都采用了软土地基中淤泥固化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市政道路淤泥固化中软土地基的技术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并对提升其处理技术水平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9.
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工程路面常用的作法,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迅速发展。鉴于其广泛应用性,结合公路工程采用沥青路面施工实例,深入探讨沥青路面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以及碾压的施工技术措施,同时提出沥青路面的标准施工方法与施工要点,旨在为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210.
重庆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大",其辖区面积达到了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39倍;第二个印象则是"山",70年前,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从飞机上俯瞰重庆时,曾感叹道:"这里连一块平地都没有"庞大的面积及陡坡、山路,让重庆市道路养护单位一直在探索提升效率、避免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