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7篇
  免费   407篇
公路运输   1985篇
综合类   837篇
水路运输   476篇
铁路运输   846篇
综合运输   14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上部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现浇梁或预制梁。混凝土现浇梁支架布置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具有受桥梁曲线半径和纵横坡制约较小的优点,但支架安拆安全风险高、施工周期长;预制梁制作和架设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周期短,但架桥机对桥梁曲线半径和纵横坡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预制梁的适用范围一直倍受架桥设备和架梁工艺的制约。以贵州省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冯家庄互通桥施工为依托,深入研究了小半径、大坡度条件下预制T梁架设工艺,并通过现场施工验证,成功实现最小平曲线半径120m、最大纵坡4%、最大横坡6%条件下30m预制T梁的架设,形成山区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桥T梁架设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项目桥梁上部结构方案选型、小半径预制梁架设施工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平陆运河沿线支流众多,支流泥沙进入运河淤积后会对运河通航造成不利影响。为准确反映平陆运河旧州江支流汇入口泥沙淤积情况,文章通过建立旧州江支流口内不同坡比消能措施的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了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旧州江支流年平均淤积比,以及淤积在旧州江支流和进入运河的沙量,并分析了支流口内不同坡比消能措施对积淤量、积淤趋势及积淤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旧州江支流口治理具有重要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33.
文章采用正态1∶100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分析平陆运河青年船闸工程设置隔离墩、隔流墙对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作用,从而优化青年枢纽船闸布置方案。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及船闸平面布置制约,船闸平面布置方案一在船闸上、下游最大通航流量为1 000 m3/s时,日径流保证率为99.64%;基于平面布置方案一优化后的方案二,上游最大通航流量也为1 000 m3/s,其下游最大通航流量则提高到1 200 m3/s,日径流保证率升高至99.76%。  相似文献   
134.
为研究设计代表船型在平陆运河第五标段航段水文气象条件下的航行性能状态,进一步优化初步航道设计方案,确保平陆运河建设的技术及经济性和合理性,文章结合水流模型计算结果以及MMG模型框架,建立第五标段设计代表船型的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开展各种工况条件下的船舶操纵通航条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平陆运河第五标段设计航道宽度100 m,基本满足安全通航的要求,并建议第五标段弯曲航段航道宽度拓宽到110 m最合适。  相似文献   
135.
为确定高边坡路堑边坡防护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文章采用现场监测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与评价。分析监测结果得出,高边坡施工前期位移变化速度快、位移量大,后期逐步趋于稳定;土压力在防护后迅速下降并达到稳定状态,虽然受到了降雨条件的影响,但边坡坡体总体处于稳定状态,说明防护结构设计合理,但在雨季仍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6.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填方路基为例,通过分析自动化GNSS位移监测和测斜仪监测数据可知:边坡滑动面深度位于19 m处;边坡从监测开始一直处于高速滑移状态,并于2022年3月出现垮塌,原设计方案不再适用;根据滑动面位置重新对坡体进行处治设计,二次施工后,坡体处于蠕动变形状态,较稳定;通过全自动化的变形监测,精准判断出坡体的稳定状态和滑动面位置,为后期二次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7.
由于深埋隧洞围岩显著的流变特点,其变形范围及洞壁位移通常在施作初期支护一段时间后才趋于稳定,因此研究锚杆支护后隧洞围岩变形范围及其洞壁位移量将为支护参数优化及预留开挖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建立预应力锚杆与隧洞围岩的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分析了杆体与围岩相对位移为零的中性点位置及其最大轴力值.基于锚杆中性点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138.
谢远  钟宇健  赖金星 《公路》2020,(3):331-336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逐步的发展完善,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盾构下穿既有桩基础的工程案例。为研究新建地铁对临近地下车库桩基础的影响,以某地地铁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隧道越近,则桩体所受到的影响越大,影响范围大约为50m;同一楼层之间,楼板桩所受到的轴力基本一致,而轴力最大处位于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以下,轴力减小;施工完毕后,地表整体下沉,隧道上方土体下沉约为7mm,大厦下沉约为8mm,并且大厦有向隧道一侧倾斜的态势,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9.
冯海暴  王翔  冯甲鑫 《船舶工程》2020,42(12):25-29
本文依托长江南槽一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在深入研究现有块石水下抛填方法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的开敞式深水快速高精度抛填和整平一体化新设备,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多次测试试验,确定了装备的选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物模试验等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结构的验算,确保设备的使用可靠性。该设备可以适应35m水深、2m/s流速,配有实时定位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抛填区域的施工效果,实现了抛填和夯平施工和质量检测一体化,通过施工数据分析,该设备达到了93%的抛填合格率,在精度提高至±20cm时合格率可达85%,整平精度可以达到5cm,创新了抛填施工的新装备,经鉴定,该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为类似设备建造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0.
以北京市通州区的某一深基坑为依托,运用启明星计算软件。对不同锚索预加力下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基坑变形和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确定锚索预加力施加值的合理区间。分析表明:随着锚索预加力增大,基坑水平变形大幅度减小,幅度基本稳定,支护结构内力减小,减小幅度呈递减趋势;与锚索预加力增大至0.5Nk相比较,锚索预加力增大至0.8Nk时对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影响作用有下降趋势,建议锚索预加力为0.5~0.8倍的轴力标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