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9篇 |
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21篇 |
综合类 | 125篇 |
水路运输 | 84篇 |
铁路运输 | 95篇 |
综合运输 | 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障碍物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军用机场净空规格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跑道和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区障碍物限制面的数学模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ArcGIS系列软件建立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限制面三角网高程模型,并进行三维显示,将数字高程模型与平行双跑道机场地形图相叠加,对军用平行双跑道机场净空障碍物进行了评定.分析结果表明:障碍物O1、O2、O3三点... 相似文献
72.
73.
半挂车辆的非稳定运动学特性为其泊车过程中自主运动规划带来严峻挑战。针对半挂车在多障碍物的静态场景中泊车运动规划算法效率低、结果平滑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序列式运动规划方法(sequential motion planning algorithm, SMPA)。首先,提出了基于二次规划策略和改进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bidirectional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algorithm,Bi-RRT)的初始路径生成方法。然后,结合车辆非完整微分约束下的路径节点可行性判别方法研究,提出基于概率的目标偏向采样策略,提高了采样效率。最后,构建了面向车辆系统控制变量连续性的非线性最优化控制模型,解决泊车换向点的对接问题,提高了泊车轨迹平滑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障碍物场景中,规划时间相比Hybrid A~*和Bi-RRT分别降低了86.71%和21.44%,轨迹质量也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4.
对柴油机薄壁轴瓦对口面平行度的三种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肯定了双摆动压块测量法在检验平行度误差时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5.
IntroductionReal ants are capable of finding the shortest pathfrom a food source to the nest. Inspired by this factand the behavior of ant colonies, a novel optimizationalgorithm called ant system (AS) was first developedby Dorigo in1992[1]. In the following years, diversemodifications of the AS algorithm were made andapplied to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Re-cently, the AS algorithm has been extended to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d… 相似文献
76.
基于车载Lidar技术相关的硬件和算法的快速发展,具备发展成快速车载轨道测量技术手段的潜力,从而替代传统的地面人工轨道测量手段。针对其中根据钢轨点云获取轨道轨距、钢轨位置等参数的问题,定义了可变轨距轨道模型,并在此实现可变轨距轨道模型与钢轨点云的配准方法。新算法在配准迭代过程根据钢轨点云到轨道工作边的距离来动态调整模型轨距,从而在轨道配准精度和轨距测量精度两项关键指标获得了同步提高。通过模拟数分析存在不同轨距偏差、超高等情况下算法性能,并和单钢轨轨道模型和固定轨距轨道模型的配准结果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一段干线铁路的实测点云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钢轨轨道模型配准后左右钢轨的平行性得不到保证;在直线段与固定轨距轨道模型配准精度和轨距测量精度基本相当,配准精度为0.16 mm;在曲线段可变轨距轨道模型配准精度和轨距测量精度不受轨距变化的影响,显著优于固定轨距轨道模型的结果,精度高88.7%。 相似文献
77.
钢绞线斜拉索和平行钢丝斜拉索构造不同,引起风致振动特性和减振需求也不同。为给斜拉索振动控制设计提供依据,对比国内外规范中关于斜拉索阻尼减振指标的规定,分析不同参数对钢绞线斜拉索和平行钢丝斜拉索减振指标的影响,以2座典型桥梁为背景,对比分析钢绞线斜拉索和平行钢丝斜拉索的阻尼减振措施。结果表明:《斜拉索外置式黏滞阻尼器》(JT/T 1038—2016)和欧洲规范CIP-2002、FIB-2005采用特定阻尼对数衰减率δ控制斜拉索风雨振,而美国规范PTI-2018采用质量阻尼参数Sc≥10控制斜拉索风雨振,质量阻尼参数考虑因素全面、科学,推荐使用;为了保证斜拉索的减振安全,建议阻尼减振同时满足国内外多个现行规范,平行钢丝斜拉索采用δ≥3%作为阻尼减振指标,钢绞线斜拉索的阻尼减振指标建议按照PTI-2018根据索的参数和气动措施情况进行选择;博斯普鲁斯海峡三桥钢绞线斜拉索阻尼器尺寸偏大,安装阻尼器后斜拉索的面内阻尼对数衰减率为4%和6%,可满足低阶大幅振动控制要求;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平行钢丝斜拉索振动模态丰富,采用2种阻尼器协同减振,实现多模态振动控制,控制中、低阶大幅振... 相似文献
78.
如今的汽车产业受科学技术的深度介入,随之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针对目前模糊控制泊车策略复杂,实车运动难以精确跟随路径的问题进行优化。以车辆在自动泊车过程中路径决策规划与控制算法为研究对象,确定了车辆最小转弯半径、最小泊车位。依据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泊车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优化模糊策略参数的方法,在Simulink 中搭建仿真模型并在 CarSim 中进行联合仿真验证。最后以某品牌车辆为实验平台,搭建了 Micro Autobox 快速控制原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