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6篇
  免费   366篇
公路运输   4181篇
综合类   2551篇
水路运输   2329篇
铁路运输   2636篇
综合运输   405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于大型构件,一般都是分段制作,经现场预拼并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行吊装。实际中有时无法完全遵循上述步骤。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大型预制件线形质量的现场检测方法,通过构件测量数据处理,构件模拟拼装,达到检定构件线形制作质量之目的。实际表明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2.
主要介绍在粤北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无常变化和国家大地控制点极少的情况下建立独立的公路控制网,为高速公路的定测、施工图的设计、竣工图的测绘以及高速公路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3.
面向汽车设计的人体建模CAD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开发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是实现汽车设计过程多学科,多领域集成化和并行化的必要条件,是缩短整车开发时间的必然要求,介绍了国外各种人体建模CAD系统,提出了人机工程虚拟设计的概念,重点论述了面向汽车设计的,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即人体测量模型,人体几何形体模型,人体模型的姿势操纵与运动控制,对我国人体建模CA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4.
李永林 《公路》2000,(12):2-5
该文分析了经典小变形理论在大变形中运用的不合理性阐明了大变形发生的基本条件和破坏机理,提出了以煎切变形产生破坏、断裂分段是围岩在变形的形质准则;以岩体内的应变(应力)流线产生“台阶”现象作为工程研究中产生大变形的判别依据;用锚杆穿越煎切错动分离面,阻止“台阶”处剪切错动分离面的产生和发展,作为治理大变形的主要工程手段。  相似文献   
185.
在同向曲线间直线距离不足的路段采用以一条四次曲线敷设的形式,使曲率变化连续,线形更加顺适、美观。  相似文献   
186.
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根据主梁截面上、下缘的正应力控制条件,综合考虑活载作用以及斜拉索索力对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的可调性,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数量和相应的恒载弯矩合理城,并根据实际配置的预加力确定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城,为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7.
坐标控制测量法,可减轻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并适应于高等级公路高标准要求。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利用极坐标法原理、高精度测距仪在高等级公路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8.
189.
汽车万用表     
  相似文献   
190.
采用三维等参数单元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应力,提出了更符合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作状况的板底摩阻力的迭代处理模型,建立了纵向预应力等效模型和沿预应力筋线的摩阻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预应力路面温度应力的处理方法,引入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应力计算方法。通过考题验证,该分析方法和程序不论是荷载应力、位移的计算,还是温度应力的计算,都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