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0篇
  免费   110篇
公路运输   1649篇
综合类   659篇
水路运输   1434篇
铁路运输   1353篇
综合运输   2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程骏 《船电技术》2015,(11):43-46
为解决重要设备多路电源的快速切换问题,本文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到电源切换中,提出了一种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式电源转换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该装置切换速度可达5ms,功率可达50kW,输出波形稳定,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了设计原理可行,指标可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2.
吕亦旸 《船舶》2015,(1):90-95
伴随着不间断电源(UPS)技术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项目中的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对不间断电源技术的了解也日益增加。该文通过实船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详细介绍UPS的工作方式以及UPS的容量确定、蓄电池容量确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3.
冒如权  王锋  吉雨冠 《船舶》2015,(6):80-85
随着舰船朝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舰船的发电机组数量和容量也急剧增大。为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营,船级社规范要求对发电机组进行负载试验和并联运行试验。新型发电机组负载测试兼码头供电双向变频电源不仅可用于船舶的发电机组负载测试试验,同时还可实现电能的回收利用,作为变频电源向系泊试验船舶提供电能,减少对船厂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4.
FPSO单点软刚臂系泊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保障单点系泊安全,在渤海某FPSO应用一套单点软刚臂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风向、浪流、系泊臂的瞬时受力及船体综合姿态等因素通过实时在线监测并实施状态拟合,提供并连续记录船体在各类复杂海况下的不同极端受力状况。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可以连续监测FPSO在复杂海况运行期间的综合受力,给出FPSO海上应急状态所需要解脱时的决策技术保障,确保了其在海上的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165.
<正>万绿湖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水、生命水和经济水,年船舶通航量达到4.5多万艘次,防止船舶污染水域压力巨大,对万绿湖水质实施有效保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河源海事局会同地方各职能部门,积极整合水上溢油应急资源,实施防治并重的战略,采取"加大防治船舶污染投入、建立防污联动机制、强化船舶现场监管、运用科技信息手段"的"四位一体"措施,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推动河源市"水更清"8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多年未发生船  相似文献   
166.
国产多波束系统在海上失事船只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8):153-156
实现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国产化,是我国在海洋勘察、探测设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任务。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自主研制成功一套多波束测深系统,并装备于海事巡逻船,通过一个实例论述了利用该系统实现失事船只探测的技术流程,同时,也完成了对浙江台州三门湾某海域的地形测绘任务,测绘结果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执行海洋勘察、地形测绘等任务能力。最后,展望了综合利用多种国产海洋仪器装备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海事应急探测任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7.
为了保证线路安全,许多邻近陡峭山坡的铁路采用了棚洞来防护山坡落石。国内外研究发现,可以采用"EPS板+钢筋混凝土板+表层砂土"的复合结构代替传统的洞顶填土,不仅可以减少结构设计荷载,而且施工便捷,解决了山区土方少且运输不便的问题。抗冲击试验表明,该复合结构可有效分散冲击力,将洞顶单位面积承受的荷载减少至传统填土结构的10%,有效保护棚洞结构安全。本文结合西(安)(安)康铁路白沙滩隧道进口落石防护工程,详细介绍了EPS板抗冲击复合结构在既有铁路落石防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8.
《中国海事》2015,(2):6-7
<正>八大成效回顾海事2014强化监管,水上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三化"统领,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依法行政,科学执法能力不断提升融入大局,海事服务内涵不断深化科学部署,应急保障作用不断凸显协同发展,海事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围绕中心,党建保障作用不断增强惩防并举,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69.
近年来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应急体系的顶层设计、法规制度、硬件设施、人员队伍等方面齐头并进。但现阶段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社会清污力量,港口企业自身应急能力,应急体三个系主要力量之间的协调配合、应急联动能力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和法规层面的制度措施,需要逐步落实和理顺。通过探讨国家级溢油应急设备库的"软实力"、同一港区港口企业船舶溢油应急联防体建设,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制度的完善等,有利于加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船舶污染事故防治联动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船舶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0.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多个受灾地区之间跨区域应急资源配置的现实需求,研究考虑患者转运的跨区域动态协同应急物流选址-分配优化问题,构建跨区域的患者转运与应急资源协同配置两阶段优化决策模型。模型第1阶段优化确定患者动态变化与相应医院数量及其选址,第2阶段优化确定应急物资配送中心选址与应急物资分配。该优化模型同时考虑应急物流总成本(包括设施固定成本与运营成本)与转运时间2个优化目标,且考虑多周期动态变化的实际需求。针对上述优化模型特征,设计嵌入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将每个决策周期分为3个环节:1)疾病扩散预测环节,即每个周期开始时对疾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2)应急决策规划及实施环节,根据规划窗口的预测数据制定并实施应急选址-分配方案;3)数据更新与动态调整环节,即每个执行周期结束时,根据实际执行数据制定下一个周期决策。3个环节交互进行,相互迭代直到完成整个规划时期。最后,以贵州省跨区域的应急资源协同配置优化为例,验证所提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与各区域独自应急相比,跨区域动态协同应急方案在转运时间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应急成本,能够高效率地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