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行人过街是步行交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针对老人、带儿童的家长、残障人士以及负重的旅客等特殊人群进行了过街速度的调查,给出了过街信号设计中的特殊人群过街速度推荐值。通过分析平面信号交叉口处在现有信号设置下,特殊人群过街所需的时间以及过街速度等指标,提出了特殊人群过街信号时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运行实绩对高铁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行车人员提供行车指导,辅助行车人员充分估计晚点时长特征及预测晚点发展态势,更好地进行调度决策。首先描述高速铁路沪昆线上的运行实绩数据,并统计出早晚高峰时段下的车站晚点时长数据。然后,结合统计模型构建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并比选确定出最优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最后,对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结论能为列车晚点传播机理以及智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停车换乘(Park&Ride,简称P&R)作为一种交通出行模式,在许多国外城市被采用。目前,我国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均进行了停车换乘设施的规划和试点。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天通苑北和巴沟两个停车换乘点的停车换乘需求调查,分析比较了停车换乘需求特性,结果表明:天通苑北和巴沟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驶入停车场的高峰时段均为早上7:00...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小跨径钢箱梁桥内部涂层锈蚀问题,依托实体工程,采用监测技术对中小跨径钢箱梁箱内环境特点展开了研究,基于监测结果对箱内涂层腐蚀可能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箱内部由于空气流动性差,箱内温度长时间高于箱外,降温时内表面容易有冷凝水附着,且附着时长约为箱外的100倍,易诱发涂层基底钢材腐蚀,对箱内涂层耐久性不利。建议管养单位在管养过程中应重视箱内部养护维修工作,相关除湿工作尽量安排在秋冬季节。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控制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周期时长及其相关联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策得的各关联度进行比较,得出排队长度和延误两个指标都同周期时长有较大的灰关联关系。这一结果为以延误最小、停车率最小(或排队长度最小)为目标的两目标规划配时模型的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用,根据周期时长、相位绿信比与机动车延误特征,建立周期波动动态信号配时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信号控制系统根据路网中各路段机动车的流量特征,进行动态调整信号周期时长和各相位绿信比的最优配置,从而合理分配各进口车道的通行权.结果表明:运用动态信号配时法和固定信号配时法交通分配的结果基本一致,运用动态信号配时法与固定信号配时法相比,动态信号配时法使机动车在十字交叉口上效用提高10%左右,在T型交叉口上效用提高30%左右,较好地适应各种交通状态的变化.在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小的交叉口,动态信号配时有利于非机动车通行效用的提高;而在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上,动态信号配时对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用有较小量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18.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重要节点.本文以合肥市望江西路—浮山路(杨林路)交叉口和望江西路—枫林路交叉口为例,以信号控制道路交叉口充分清空与绿信时长最大化利用为原则,采用多种不同的相位组合、相序排列搭接方式和借助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提出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配时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案,且指出两者的完美结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行车安全,设计危险场景并进行虚拟试验,选择眼动参数作为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衡量指标,利用Face LAB眼动仪测试了37名驾驶人的眼动参数,分析了不同驾龄驾驶人的平均注视时长及注视次数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不同驾龄驾驶人注视行为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驾龄的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有显著差异:当发生突发危险状况,驾龄短的驾驶人的紧张程度较高,平均注视时长相对较小,注视点分布比较集中;而驾龄长的驾驶人对危险区域的关注范围更大,注视点分布分散而密集;就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而言,驾龄短的驾驶人对危险的感知水平要明显低于驾龄长的驾驶人,其视觉搜索策略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