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阐述了生活垃圾微生物厌氧发酵(消化)的原理及工艺,分析近年来城厌氧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介绍了厌氧处理技术的新工艺,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上海铁路局南京疾病预防控制所管区内各火车站和列车饮用水的细菌污染状况,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总结分析了2004~2006年对所供饮用水的定期监测情况。结果显示:3年共检测水样391件,合格356件,合格率91.0%。其中车站末梢水284件,合格270件,合格率95.1%。列车二次供水107件,合格86件,合格率80.4%。表明车站末梢水的合格率与列车二次供水的合格率相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必须进一步落实列车自备水箱的清洗消毒制度,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则是控制列车饮用水二次污染,提高列车二次供水合格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赵晓明 《中国水运》2014,(2):179-181
文中采用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船体用钢Q235在海洋优势菌种(硫酸盐还原菌和需纳弧菌)共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单种菌相比,两种菌混合作用下促进了Q235碳钢的腐蚀。混合菌种中Q235碳钢电极的自腐蚀电位均低于单一菌种,腐蚀的电流密度增加,交流阻抗值随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54.
项目摘要:癌症是危害公众健康的宿敌.海洋生物共附生真菌参与宿主化学防御,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新颖多样,是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结构先导化合物的资源宝库.鲨鱼的鳃是一种“活的自航式微生物采样器”,栖居了包括共附生真菌在内的复杂微生物群落,是尚未被开发的海洋微生物新资源.而鲨鱼抗病力强、几乎不患癌症的现象一直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5.
远洋船舶航行中,海洋微生物会附着于船舶管路系统之中,从而产生腐蚀等破坏。传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附着常采用MGPS系统,但该系统体积大、易产生堵塞。文章介绍一种新型防海洋微生物附着系统,分析其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详述其工作过程,并进行故障分析,最后给出系统维修保养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措施。分析表明,该新型系统能够克服传统系统的缺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人们在科幻读物和科幻电影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可怖的情景:死光、电火、射束等神秘杀手会使敌手的导弹、火炮、火箭等在瞬间化为灰烬;狂风巨浪、天崩地裂等凶险天象会使敌手的庞大舰队立马陷于万劫而不复的境地;瘟疫、声响等无孔不入的死神会使敌手的千军万马在不知不觉中横尸遍野;而微生物、病毒等看不见的幽灵又会使敌手先进的战斗机群在数秒之间变成一堆废钢烂铁…….随着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谁敢说这些神话般的、乍听起来似乎是痴人说梦的战争场面不会最现在世人面前呢?  相似文献   
57.
正威 《摩托车信息》2007,(18):28-29
涂装是摩托车制造中的主要工艺之一;表面涂层是保护和装饰摩托车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对摩托车起到保护、装饰、标识,及特殊的防震、消声和隔热作用.摩托车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空气中的水分、微生物、紫外线等的侵蚀.表面涂层就能起到隔离作用,防止机件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摩托车涂装工艺包括刷涂、浸涂、喷涂、静电喷涂、粉末喷涂.  相似文献   
58.
59.
从1995年以来,我们一直参加由铁道部劳卫司组织的全路疾控所微生物质控考核,通过每次盲样的分离鉴定,能很快提高我们实验室处理各种样品的能力。与以往不同2008年微生物质控考核铁道部劳卫司要求在最短时间上传检验结果,其余的生化反应、原始记录在5天内寄出。现将质控考核情况及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成分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菌种富集、分离、纯化从天然土壤中筛选出三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1-6-5、MB6-6-3、MB6-6-11),并对其中絮凝活性最高的MB6-6-11培养基成分进行了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培养基成分比例.经优化后,MB6-6-1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