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102篇
公路运输   556篇
综合类   460篇
水路运输   217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为分析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纤维作用机理,首先采用高速剪切法对"除芯"的饱水玉米秸秆破碎处理,通过提取比例及吸油倍数指标优选得到纤维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基本技术性能进行分析;然后分别评价无纤维、木质素纤维和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高温抗剪性;最后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纤维与混合料的键合作用,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最佳制备工艺为长度10±2 mm秸秆皮浸泡4 h后,在29 000 r·min-1转速下破碎2 min;玉米秸秆纤维、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均提升20%左右、弯拉应变均增加3.5%左右;木质素纤维、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光谱图为纤维分别与沥青混合料光谱图的叠加,加入纤维后并没有产生表征新化合物出现的波峰,纤维与混合料主要依靠物理黏结作用结合在一起;玉米秸秆纤维表面更加粗糙、长径比更大、更容易分散均决定了其改善效果优于木质素纤维,纤维对沥青的吸附作用能够降低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纤维的无规则分布在混合料内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具有串联骨架功能,在沥青混合料初始开裂时起到拉伸作用,阻止裂缝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2.
《世界汽车》2011,(5):160-160
试验车辆100%重叠正面撞击固定刚性壁障,碰撞速度为50-51km/h《试验速度不得低于50km/h)。在前排驾驶员和乘员位置分别放置一个Hybrid Ⅱ型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用以测量前排人员受伤害情况。在第二排座椅最左侧座位上放置一个Hybrid Ⅲ型第5百分位女性假人.最右侧座位上放置一个P系列3岁儿童假人,用以考核乘员约束系统性能及对儿童乘员的保护。  相似文献   
73.
发动机内部积炭的结构及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汽车发动机内部积炭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组成。研究表明积炭是由有机物(约40%)、无机物(约25%),炭及聚合物(约35%)混合而成,在高温条件下摩擦成类球形粉状积聚物。  相似文献   
74.
针对隧道出现的钙溶出结晶现象,基于室内试验,通过测定胶砂试件的钙离子溶出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优选出几种隧道喷射混凝土防钙溶出复合掺和料配方。结果表明:复合掺和料在3种不同配比下均能改善胶砂试件的钙离子溶出性能,最大提升率为32.41%;3种配比下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均有增强作用,28 d龄期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0.32 MPa,抗折强度也有明显提升效果,较普通胶砂试件增长率为25.4%~33.8%。从微观形貌观察到,掺入复合掺和料的水泥石内部致密,无明显可供侵蚀性介质渗入的毛细通道,水化产物多,且有凝胶体生成,填充了结构孔隙,从机理方面揭示了复合掺和料对隧道防结晶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5.
基于简化黏弹性连续介质损伤(S-VECD)理论研究了乳化沥青残留物应力应变响应特征、疲劳损伤特性与疲劳寿命预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微观手段分析了乳化沥青残留物相态结构、共混改性以及疲劳损伤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损伤曲线存在交错现象,添加改性剂使得损伤曲线不再产生交错,提升了乳化沥青残留物的疲劳性能,SBR改性剂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在EN、ASTM蒸发方式下的损伤曲线较DHM蒸发方式下更平缓,表现出EN、ASTM蒸发方式下的残留物抵抗损伤能力更强;从疲劳寿命提升幅度上看,不同蒸发方式制备的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最大疲劳寿命较最小疲劳寿命提升56.9%,而SBS、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分别提升179.1%和67.8%,表明蒸发方式对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巨大影响,且DHM蒸发方式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疲劳寿命均最小;添加改性剂和改变蒸发方式会引起官能团含量、胶体结构和微观粗糙度的变化;DHM蒸发方式更易使得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发生氧化作用,并且促使更多的沥青质的产生,使得胶团的胶溶性...  相似文献   
7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化,作为网络节点的换乘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的服务特性,提出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协调性定义及协调目标,并从换乘顺畅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建立了换乘站设施协调性评价体系。最后,以北京市西直门站为例,分析提出优化措施,并通过VISSIM微观仿真,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论述了高速公路冬季养护工作中的除雪防滑工作,对降雪及雪的变态,给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及除雪方式、防冻防滑措施等。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微胶囊沥青自愈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以宏观试验与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胶囊的应力控释、毛细作用与扩散行为三方面揭示其自愈合行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拉拔-愈合-拉拔试验,采用自愈率(试件愈合后拉拔强度与初始拉拔强度之比)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微胶囊掺量和愈合时间对微胶囊沥青自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动态剪切试验,对比疲劳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微观形态,考察微胶囊的应力控释特性;借助荧光显微镜,可视化了芯材在微裂缝中的横、纵向毛细作用与在沥青中的扩散过程;借助显微图像软件中的实时录像功能,观测微胶囊沥青微裂缝的愈合过程;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微胶囊芯材和拉拔-愈合-拉拔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官能团,考察芯材在沥青中的释放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掺量从0提升至8%时,自愈率从16.70%提高至48.92%,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微胶囊掺量为4%时,愈合120 min的自愈率是愈合10 min的1.85倍,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沥青愈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这说明提高荷载休息期和微胶囊掺量对增强微胶囊沥青自愈合性...  相似文献   
79.
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船舶工业开始陷入危机,2009年一季度全球新船接单量仅100万载重吨左右.面对严重的危机,业界在积极应对的同时,更加关注危机的走势.本文提出了世界船舶工业两次长周期的观点,并从历史比较分析的角度,对本次危机的走势做出了定性判断.  相似文献   
80.
吴为东 《路基工程》2017,(2):130-134
采用不同胶粉掺量、胶粉细度、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制备橡胶沥青,并测试橡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粘度等指标,研究制备条件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同时,采用四组分法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橡胶沥青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宜采用由货车轮胎磨细得到的20目胶粉,生产温度可为180℃~200℃,发育时间宜为60分钟,胶粉掺量应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但最低掺量不宜小于18%;根据对橡胶沥青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胶粉与基质沥青未发生复杂化学反应,橡胶沥青性能的提高主要源于胶粉与基质沥青混溶后的物理状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