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潜艇人员短时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2.
为减少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通过实际道路试验,研究了驾驶人在长隧道入口段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实时记录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心率、微波速度传感器测量记录车速变化,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驾驶人在隧道入口段心率和速度变化的模型.结果表明长隧道入口环境中行车时驾驶人心率增加,心理紧张...  相似文献   
53.
1DF4型内燃机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恒功操纵问题 DF4型内燃机车在牵引运行中,能否保持恒功操纵,直接影响其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据调查分析,在机务段,有相当一部分机车不同程度地存在恒功特性不良的现象.而且这类不良机车的数量、不恒功状态的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一个至今仍潜在的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重大隐患,它直接影响着机车的动力性,危及运用机车本身的安全.由于这一不良状态而导致的临修、途停、运缓以及各类机破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小螺距扫描全心动周期重建模拟收缩末期触发大螺距扫描,定量评价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特征以指导高心率大螺距扫描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共选取62例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全心动周期小螺距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重建,层厚为0.75 mm,层间距为13.75 mm,并以时间间隔10 ms进行0~700 ms拆分,并按0~400 ms组合图像以评价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结果入组患者平均心率为(75.52±8.73)次/min,平均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宽(STTW_w)绝对期相为(120.16±75.13)ms,相对期相为(14.70±8.74)%;平均收缩末期触发时间窗位(STTW_c)绝对期相为(148.31±51.79)ms,相对期相为(18.24±5.60)%。心率与STTW_c相对期相呈负相关(r=-0.306,P=0.016)。心率切点为86次/min(AUC=0.933,P=0.038)。结论本研究解释和揭示了高心率大螺距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特征,明确了其在心率大于80次/min患者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5.
为得到驾驶员在高原环境下心率变异性特点,利用Biopac多导生理仪在高原公路对28位驾驶员进行实地测试,采集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心电。分析了不同海拔、前后车速度差影响下,驾驶员心率变异性指标LF/HF的变化情况,同时建立LF/HF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由于驾驶员持续驾驶,人体逐渐疲劳,所以每个驾驶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LF/HF均处于升高的趋势;上行过程中受到海拔升高的影响,为了使机体能迅速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和下行过程相比,LF/HF升高的趋势更强烈;前后车速度差越小,LF/HF越高,因为速度差越小驾驶员紧张程度越高,交感神经的活动性越高。  相似文献   
56.
文章在传统乘坐舒适性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对乘客在站姿、坐姿状态下乘坐舒适性进行评价的可行性。以某品牌纯电动公交车为研究对象,采集试验车辆选定位置处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采集受试乘客站姿、坐姿两种状态下的生理信号,并利用不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站姿、坐姿状态下的对应指标如时域分析下的均方根值、HRV三角指数(HRVti);频域分析中的标准化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之比(nLF/nHF);非线性分析中的散点椭圆拟合短半轴与长半轴之比(SD1/SD2)、样本熵(SampEN),结合受试乘客主观评价得到舒适性评价。通过研究可知HRV分析,可以作为传统乘坐舒适性的评价补充。  相似文献   
57.
目的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观察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更加合理地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依麻醉深度检测手段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组Ⅰ)、BIS监测组(组Ⅱ)、HRVI监测组(组Ⅲ)、BIS和HRVI联合监测组(组Ⅳ),维持BIS值40~50,HRVI值30~40。结果麻醉期间组Ⅳ丙泊酚的使用量显著低于组Ⅰ、组Ⅱ和组Ⅲ;组Ⅲ、组Ⅳ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高于组Ⅰ和组Ⅱ;组Ⅳ苏醒时间显著短于组Ⅰ、组Ⅱ和组Ⅲ;拔管后患者烦躁例数组Ⅲ、组Ⅳ显著低于组Ⅰ和组Ⅱ。4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采用BIS和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深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可更加合理地评价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58.
以驾驶员心率变化与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线形指标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角度研究长下坡路段道路线形的交通安全影响,应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建立驾驶员心率路段线形指标间的回归模型,并分析长大下坡线形指标对驾驶员心理的影响,可为长大下坡路段的道路线形设计和现有危险长大下坡路段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为了得出驾驶人在高原环境下的疲劳特性,选取3个不同海拔的试验点与20名驾驶人进行模拟试验,对试验过程中驾驶人的心率变化与驾驶行为进行记录,以心跳间隔变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疲劳研究并验证其合理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疲劳时间点,建立了驾驶人疲劳的二元Log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为3 500、4 200、4 600 m时,驾驶人平均心跳间隔分别为0.759、0.746、0.615s;大型车与小型车驾驶人在海拔4 600m比在海拔3 500m的疲劳时间点分别提前20.8、8.4min,海拔越高疲劳时间点出现越早;时间、心跳间隔变化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疲劳的比率分别是原来的1.215、1.139倍;大型车驾驶人发生疲劳的比率是小型车驾驶人的14.6%,表明大型车驾驶人表现出更强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60.
不良天气条件下的驾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表明,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事故数量显著增多.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行驶速度相差很大,晴天条件下车辆的行驶速度最高,依次是中雨、大雨及雨雾天.驾驶员心理反应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差异也很大,中雨条件下的心率最大,接下来依次是晴天、大雨及雨雾天气.心率的标准差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雨、雨雾、大雨以及晴天.文中对影响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平均速度与能见度密切相关,驾驶员心率与车辆行驶速度以及驾驶员的紧张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