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048篇
综合类   481篇
水路运输   460篇
铁路运输   261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研究某高职院校新生中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阳性率、引起HBsAg阳性相关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HBAg携带者的心理负担。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对2007级康复校区696人检测HBsAg,对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进行心理恐惧情况及家长分布特点问卷调查。结果:2007级新生HBsAg阳性率9.48%;HBsAg携带率的高低与家长职业、性别无关,与家庭住址有关;AsC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论:2007级新生中HBsAg阳性率较高,AsC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及对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管理,切断医源性传播,降低HBsAg阳性率;对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宣教,消除对AsC的歧视,对AsC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建立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1]。  相似文献   
122.
周禄 《机车电传动》2011,(6):64-65,69
主要分析了广州地铁4、5号线空调制冷等级调节模式,列举了其他类型等级调节模式,并且在结构原理、可靠稳定性及节能方面做了简单对比说明,认为对于当前城轨车辆空调温度调节的舒适性及节能问题,应该综合考虑到列车运行的环境情况、列车温度调节的响应速度,对应选择合适的节能模式机型,才能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3.
故障现象:一辆2008款3.6L大众途锐,行驶里程80000km,事故后在修理厂更换了左前照灯,进行相关匹配后,仍然不能排除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警告灯点亮的故障。故障诊断与排除:首先用仪器读取55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的故障码(图3)。现代轿车为了追求舒适性,其悬架大都调制得比较软,这样悬架对前后轮承载负荷  相似文献   
124.
玉明 《交通与运输》2009,25(2):66-67
一、“美铁”精髓——高度人性化 客观一些说,在美国乘火车是瑕瑜互见。但几乎所有的乘客都会说,美国火车最大的优点是高度人性化,舒适自在。且不谈坐卧入厕自成一体的卧铺车厢,就说它最基本的坐席车吧,简直要胜过飞机的头等舱。头等舱全部设在列车上层,座椅宽大舒软,椅背可调节向后倾斜40度;座位延伸部有腿垫,前排座后的下部还有可弹起的脚垫,靠背一放,两垫一拉,就可以仰面躺下享受一个旅行美梦。  相似文献   
125.
张韵 《轿车情报》2014,(5):214-214
用色彩来装饰自身是人类对于美的理解,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色彩在服饰审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少数心理学家、艺术家的范围,随着商品竞争的发展,它也越来越受到商业界尤其是服装设计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介绍了螺杆调节器的构成,技术参数,安装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9.
130.
白雪 《驾驶园》2008,(2):54-56
疲劳是指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工作不断消耗能量产生的机体内生理、心理变化,从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疲劳按其产生的性质,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地活动,吏肌肉产生超负荷能力而引起的:心理疲劳是个体心理系统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引起心理疲劳的因素很多,如情绪动机水平等,单调、乏味的工作也特别容易引起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