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篇
  免费   153篇
公路运输   958篇
综合类   404篇
水路运输   353篇
铁路运输   831篇
综合运输   13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改善现有的自动驾驶换道轨迹规划模型产生的换道轨迹与真实的换道轨迹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LSTM-NN的安全敏感性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缓解当前自动驾驶轨迹规划存在的不足,输出轨迹既保证了较高的精度又提高了安全性。CarSim仿真软件模拟了本模型产生轨迹的可跟踪性,结果显示轨迹非常平滑,并且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高效、安全地完成换道。  相似文献   
92.
介绍钢筋直螺纹套筒存储、连接施工,并在大面积施工前对不同规格的钢筋进行试验检验,检验证明设计接头质量的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3.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为线路等级速度140 km/h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采用交流25 kV供电方式,需要设置电分相.在电分相区段,列车需断电惰行通过,由此产生的速度损失对运营影响较大.结合牵引计算,分析了电分相设置对速度的影响,以及对线路坡度、站间距的要求.通过优化该线的平纵断面,实现了列车在通过该线3处电分相的速度损失...  相似文献   
94.
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盾构隧道穿越以粉细砂、粉土质砂、库卡(砂岩)为主的复合地层,针对复合地层盾构土舱压力难以合理计算的问题,将在建盾构区间的地层组段划分为4个岩土组,在确定每个岩土组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将普氏理论结合欧洲规范下常用的经验法、J&S法和A&K法,对4个岩土组的土压力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95.
换电模式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补电方式,具有补电速度快、自动化水平高、集成度高等优点,可大大降低消费者里程焦虑。还可实现“车电分离”销售,解决消费者购车成本高的难题。由于受到换电标准不统一、换电车型少等因素限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较为缓慢。随着财政补贴退坡,换电模式重新引起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重视。文章重点研究了换电模式技术路线、应用现状和技术优势,分析了新的机遇下换电模式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6.
97.
针对前车换道意图识别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结合的识别预测方法,建立以自车车头中心点为零点的动态栅格地图描述前车的位置信息,基于语义分割的方法获取前方车辆的轮廓特征与车道线,并分析前方障碍车辆的相关运动状态信息.将动态栅格地图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识别预测前车换道行为.利用可观测...  相似文献   
98.
针对换道轨迹评价中指标间的信息重叠和指标权重设定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选取方法,从16个参数中选出了表征舒适性、高效性、平顺性、生态性和安全性的11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运用群决策理论计算专家权重,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从而提出层次分析法、群决策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指标权重设定方法,计算得出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生态性、平顺性的权重分别为0.73、0.15、0.06、0.04、0.02,从而建立换道轨迹评价体系,并用该体系对驾驶模拟获取的换道轨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换道轨迹评价体系较为全面且减少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综合了主观上的专家经验和客观上的数据信息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对轨迹性能的重要性排序可为轨迹规划中设置约束条件时的侧重倾向提供参考;构建的换道轨迹评价体系和提出的评价方法为换道轨迹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为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实现"全域旅游"目标,推动旅游与交通深度融合发展,需做好旅游交通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分析旅游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理念。将福建省作为案例,针对福建旅游交通网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依托高铁、民航、邮轮和公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出了"一带三环多放射"旅游交通"快旅"通道的发展思路;通过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规划了"慢游"微循环旅游交通的发展方案,构建了福建省多层次、综合立体的旅游交通体系发展新格局。以期通过福建省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案例研究,为其他省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