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8篇
  免费   104篇
公路运输   1395篇
综合类   691篇
水路运输   932篇
铁路运输   508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材料和轴载分布特性分析为基础,从养护需求角度分析了现有路面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并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核心技术要求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2.
主要论述运用结构力学位移法求解半边桩基础单桩承载力、桩顶弯矩与水平力等的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流程、检测,并提出了沉降稳定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某高速公路路基滑塌的经过,通过对几种不同处理方案从稳定、工期、及经济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提出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处理本滑塌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5.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轴载换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钢桥面铺装的受力变形特性与普通沥青铺面的受力变形特性有较大差别。因此,钢桥面铺装层厚度的设计及铺装疲劳试验技术标准的制定等不能套用现行规范的方法。针对润扬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其铺装,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以钢桥面铺装中的最大横向及纵向拉应力为换算指标,分析钢桥面铺装的轴载换算,并以BZZ 100为标准车型,推导并得出单轴单轮、单轴双轮、双轴双轮3类后轴形式的钢桥面铺装的轴载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86.
对揭阳至池尾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典型损坏、交通量及轴载等项目.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本路段路面损坏产生、发展机理和损坏程度,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7.
桥头搭板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桥头间搭板简化为具有局部脱空的Winkler地基梁,针对不同的端部支承条件,对它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绘制了几种典型搭板的最大弯矩影响线图,给出了可用于搭板设计的诺模图。  相似文献   
88.
程翔云 《公路》2004,(5):60-63
应用斜梁桥与正梁桥之间夹角的余弦关系,找到了一种求解连续斜梁桥赘余未知力的近似方法。它把一个连续斜梁桥的力学问题转化为连续正梁桥的力学问题。通过几个算例的验证,其计算结果不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其计算过程可以应用一般平面杆系有限元法的计算程序来完成。因此,它给设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89.
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学性能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典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车辆轴载作用对路面的力学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90.
应用疲劳损伤力学基本原理,探讨了适用于沥青路面轴载换算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拟合的公式与规范按弯沉等效推荐的当量轴载换算公式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进行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时,采用不同的等效换算原理,将导致非标准轴载与标准轴载当量换算系数上的不同,前者较后者大。这种差异一方面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设计,对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低估,必然导致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揭示弯沉等效表征的是路面结构的瞬间刚度性质,代替不了路面结构的长期疲劳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