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421篇
综合类   350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86-186
<正>湖南郴宁高速水龙互通立交桥是郴(州)宁(远)高速公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枢纽互通,主线全长2.009 km,双向4车道,匝道全长5 245.52 m。作为郴宁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水龙互通立交桥共有5处跨京港澳高速公路,其桥面距京港澳高速公路路面最大高差为50.34 m,是郴宁高速全线安全风险最大、曲线半径最小、施工最难、上下路面落差最大的互通立交。郴宁高速公路为国家主干线厦蓉高速公路湖南境内一段,主线全长104 km,2009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除路面铺设及绿化等工程外已经基本完工,预计2012年年底通车。  相似文献   
113.
王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13-114,137,383
新篁南枢纽与横梁北互通形成复合互通,是长春至深圳国家高速公路南京段重要的控制性节点之一。该文通过交通流率、交织强度系数、交织区状况评价指标等确定复合互通交织区的服务水平。系统计算表明复合互通的服务水平满足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14.
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立交形式,其改扩建涉及的影响因素多,改扩建设计的难度大。分析了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我国北方某条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改扩建为例,探讨了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的比选问题。  相似文献   
115.
张明武 《交通科技》2012,(5):106-108
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立交形式,其改扩建涉及的影响因素多,改扩建设计的难度大。分析了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我国北方某条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改扩建为例,探讨了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的比选问题。  相似文献   
116.
该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车辆运行特性,对变速车道设计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车辆进、出公路主线的运行过程计算出变速车道的合理长度,提出了目前中国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变速车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出口匝道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如何做好互通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7.
为解决复杂控制条件下枢纽互通的方案设计问题,分析了湖杭高速公路吴兴至德清段工程双林枢纽的控制因素,阐述了立交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比选论证了各个方案,得出了匝道形式选择是互通方案确定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匝道形式提高了天然气管线的安全性,降低了枢纽立交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18.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和交通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改建既有互通立交从而实现新建高速公路和现有路网的交通转换将成为一种趋势。以阳曲大盂至盂县六岭关高速公路起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为例,对单喇叭互通改造为枢纽互通立交进行方案研究与比选,对今后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目前实施的村通油路工程,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路线线形不好的现状,提出村通油路工程路线线形设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0.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单位,为了将好事办实,在学校构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人本化、规范化、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总框架下,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土化特征和本校特色的“11531”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