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76篇
公路运输   474篇
综合类   205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319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机械设备制造中,钻孔完成后需要再进行铰孔,当批量生产时,进行钻孔和铰孔的操作员必须频繁工作。如果准备两套夹具,在摇臂钻床上更换,费时费力,非常麻烦。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夹具,命名为“飞雕快换钻铰夹”。可供同行参考借鉴,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2.
63.
阐述了在软弱围岩中进行混凝土衬砌拆换的施工原则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4.
混合交通流参数之间关系模型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混合交通流参数之间关系模型的标定和超车换道率的计算方法,采用广深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计算了各数据点的超车换道率.结果表明,流量、密度数据的相关系数都接近1,超车换道率介于-1和1之间.  相似文献   
65.
结合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缝线路铺设方法,对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直铺法和换铺法进行介绍,重点阐述上海地铁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1标中采用的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可行性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66.
大轴力桩基托换变形控制值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桩基托换是基础工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而变形控制又是桩基托换的核心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深圳地铁百货广场大厦下的桩基主动托换,并着重介绍变形控制值的分析确定.研究结果:确定了变形控制值,该控制值下的最大内力,是托换结构(托换大梁、托换桩等)设计的依据,也是托换施工过程动态监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结构参数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托换后的影响和盖梁截面的优化设计,对截面优化方法的比较和不同计算参数下截面的受力特性进行研究。以广河高速公路春岗互通主线桥右幅82~#墩为依托,采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墩梁连接方式、盖梁跨高比、墩刚度比和预应力钢束数量对盖梁挠度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结合ANSYS和MATLAB对盖梁进行截面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截面不变时,盖梁与墩的连接方式对挠度值的影响较小;在相同的连接方式下,盖梁跨高比对跨中截面的挠度和弯矩影响较大,墩刚度比对跨中截面的挠度和弯矩影响较小,预应力钢束数量对其跨中截面处的挠度和弯矩影响较大;两端固结的连接方式引起的挠度值和弯矩值略优于其它连接方式。ANSYS有限元软件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最终结果相接近,两者优化后的截面宽度相对误差为5%,高度相对误差为3%。  相似文献   
68.
与传统订钉装置(手动订书机、射钉枪等)相比,本文主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换钉、订钉的机械装置,主要实现两个功能:①通过机械结构、弹性装置与光电开关等实现自动换钉;②通过气缸提供动力实现自动订钉功能;  相似文献   
69.
针对换道模型难以精确控制以及缺乏统一的换道平顺性评价体系,提出以碰撞限位器概率、悬架位移以及竖直加速度为指标对换道平顺性进行评价分析,建立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换道平顺性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体现驾驶员对姿态舒适感的响应,且该评价体系对复杂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0.
为提高换道安全性、稳定性和换道效率,本文中提出一种智能网联条件下多车协同安全换道策略。通过建立基于激励模型的换道收益函数进行协同换道可行性判断。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建立协同换道多目标优化控制函数,实现换道过程的分布式控制。提出一个两阶段协同换道框架,将换道过程分为稀疏纵向距离阶段和换道阶段,以解决由于避撞约束的高维度和车辆运动学的非线性造成的最优控制函数难以求解的问题。采用滚动时域优化算法对优化控制问题逐步动态求解。最后基于美国NGSIM开源交通流数据进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