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308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王义  李渤仲 《船舶工程》1995,(1):33-35,39
本文结合七条船舶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实测曲线,对其扭转-轴向耦合振动的响应曲线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扭转-轴向耦合振动的规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3.
集装箱船弯扭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薄壁结构力学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开口集装箱船弯扭耦合振动分析的薄壁梁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翘曲、剪切及剖面转动的影响,以及货舱大开口和抗扭箱(甲板梁)引起的结构不连续性。其例中,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模型试验结果相当吻合,而薄壁梁有限元的计算效率要高得多,算例还表明抗扭箱(甲板梁)对提高集装箱船的抗扭刚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豆力  雍文亮  钟亮 《上海汽车》2012,(11):19-22
为分析某款轿车扭转梁悬架在通过不平路面、紧急制动、最小转向半径且不侧滑3种典型危险工况下是否会出现静力破坏的现象,建立了扭转梁悬架有限元模型,对该悬架的3种典型危险工况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基于Nastran对该悬架在3种典型危险工况的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悬架可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最后利用疲劳寿命分析软件MSC.Fatigue对该悬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05.
马筱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4-177,16,17
曲线箱形梁桥是空间复杂受力结构体系,预应力钢束产生的径向分布力是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产生扭矩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组合有限元法和简化方法分析曲线箱梁中预应力所产生的效应,得出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曲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自3月1日起,以马士基航运为首的全球集装箱班轮公司逆市强推运价恢复计划,经过一个季度的调价,运价已超出盈亏平衡点,在没有充足运量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原定于6月1日的涨价计划宣告推迟。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国修船》2019,(5):33-36
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矩载荷下的船轴裂纹进行分析,以不同裂纹状态下扭转角数据作为输入,裂纹参数作为期望输出,训练出定量诊断裂纹参数的神经网络,实现对船轴裂纹的故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扭转角可以作为船轴裂纹故障的诊断参量,该研究结果可作为船舶轴系故障诊断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以某超大型矿砂船(Very Large Ore Carrier, VLOC)为例,基于中国船级社(CCS)《矿砂船船体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和《矿砂船船体结构高级屈曲评估指南》,对VLOC边舱内强框架上典型横撑材结构的柱屈曲、扭转屈曲和组合扭转/柱屈曲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针对VLOC横撑材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几种截面形状的比较和对水平桁宽度、面板偏心等相关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对于改善VLOC横撑材截面形状设计和材料选用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导线扭转参数属于导线基本力学性能之一,尤其是拉扭耦合效应会极大地影响覆冰输电线舞动分析的准确性. 为此,对典型7股钢芯铝绞线LGJ/JL/G1A-70/10进行了扭转试验,并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相应构件进行建模与数值分析,与基于钢丝绳拉扭耦合理论的4种理论进行了对比. 数值分析结果与扭转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对比分析表明:拧绕系数的取值浮动较大,会导致不容忽视的误差;在正常运行应力状态下,导线拉伸会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导线的截面扭转也会产生轻微张力变化;导线的拉扭耦合和扭拉耦合系数不相等;基于钢丝绳的理论均未考虑子股导线的滑移变形及坐标更新,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轴向刚度以及拉扭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