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146篇
铁路运输   110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舰艇系统的复杂性,对全舰进行生命力评估需要将其分解到下一级或几级具体的子系统,通过系统生命力指标得到全舰生命力的描述。传统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存在两个缺陷:一方面可能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无法计算指标权重,使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一种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三角模糊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间相关因素的权重,并计算得到各子系统的权重排序。实例证明,该模型的评估结果反映了舰船系统的实际工况。根据该模型计算的评估结果,可以更好地发现舰艇生命力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损管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2.
快速地准确诊断出舰船水消防系统的故障,可以显著改善舰船损管水平,提出了一种图论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将故障抢修时间为准则的经验公式值作为诊断路径中弧的权值,运用"反向追踪"算法计算从故障现象到具体可修理的故障部件的最短路径,以确定水消防系统的故障诊断顺序。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不仅综合权重各潜在故障对水消防系统的重要性,所确定的故障诊断顺序与损管的经验做法相符。  相似文献   
83.
文章探讨了损伤树方法的思想及其在舰艇损管系统评估中的应用,建立了评估损管系统生命力的步骤和模型,并通过对某舰损管系统生命力的分析和计算,为其损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在分析核潜艇战损修理特点的基础上,对核潜艇实施战损修理的可行方案作了探讨,并提出核潜艇战损修理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近岸,浅海海域的波浪与深海海域的波浪性质相异,航海驾驶人员必须特别重视,以防其造成船舶的浪损或更严重的海事发生。  相似文献   
86.
节能降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做好节能降损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87.
进气歧管的进气均匀性是发动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仿真计算是指导进气歧管设计优化的重要手段,仿真过程是否合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针对两款采用行业内最常用计算数据模型和计算工况将均匀性已优化合格的进气歧管,利用star-ccm+软件分别比较其仿真模型在考虑不同的质量流量、节气门角度、入口管路等因素后的进气均匀性差异,探究更精细化计算模型.结合稳流试验台测得的流量系数偏差用以证明计算结果及计算设置模型的可靠性,并结合计算流场和流体理论的分析,最终得出:选取单一质量流量或压差作为计算输入较合理;节气门阀板角、节气门前进气弯管等更贴近实际的入口结构因素对进气均匀性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影响,以上因素使得用初始模型已优化至1% 以内的歧管不均匀度呈现3~10倍不等的恶化;另外,节气门前后的直线段长度对均匀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8.
通过原子力学显微镜下AFM图像中蜂状结构的组成、生长机理,沥青AFM分析试件制备方法以及蜂状结构对沥青力学性能、抗老化性能、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分析,并对AFM力曲线推导沥青黏附功和沥青集料黏附功检测中沥青抗水损害性能进行分析,以此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有利于对沥青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90.
分析了提速后货车钩尾扁销裂损折断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