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篇
  免费   109篇
公路运输   853篇
综合类   455篇
水路运输   226篇
铁路运输   288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为了解强震作用下我国斜拉桥桥塔的抗震性能以及震害现象,通过调研确定典型斜拉桥原型,对其H型混凝土桥塔进行纵桥向振动台试验研究.基于斜拉桥的动力特点及振型分析方法进行桥塔模型的简化设计、制作和安装,输入不同类型及不同强度的地震波,对桥塔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的Elcentro波和Chichi地震波,相同加速度峰值地震输入下,场地人工波激起桥塔的地震反应最剧烈,且随着地震动输入的不断加强,桥塔下塔柱、中塔柱靠近下横梁部位先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裂缝开展延伸现象,其中塔底向上30 cm区域内损伤较明显,存在多条贯通裂缝,塔底截面最外侧钢筋屈服,模型整体刚度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桥塔抗震性能依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2.
从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竖琴形、扇形和辐射形三种不同索面布置形式的斜拉桥进行了建模,并对此三种不同模型的动力特性、顺桥向时程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纵飘振型对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尤其是塔顶、跨中的位移响应有显著的影响;而斜拉索的顺桥向布置形式对斜拉桥的纵飘周期影响显著,随着主梁与斜拉索平均倾角的减小,纵向刚度逐渐增大,从而纵飘频率增大;索型不同,地震作用下最危险拉索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43.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目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的现状,把WBS应用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了WBS,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广项目管理工具WBS在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节省项目建设时间与项目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44.
李桂林 《中国水运》2009,(2):215-217
本文介绍了pushover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于桥梁墩柱抗震性能评价的计算过程。同时对水平荷载分布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变加速度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以某城市高架桥桥墩为例进行pushover方法分析,将变加速度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和传统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所得曲线及对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比较,检验该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方法应用于桥墩抗震性能评价时的准确性。并将失效准则引入pushover方法中,来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结构的能力位移。  相似文献   
45.
在阐述了现行路线抗震重要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路线抗震重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节点的经济重要度(即路段经济重要度)、区域地震烈度、路线技术等级、路线行政等级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并采用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路线抗震重要度具体数值.对如何分析计算路网中每条路线的抗震重要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尝试。最后结合某省部分路线进行了实例应用,指出了此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以一座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为倒,通过对斜拉桥纵向抗震分析的全过程作一阐述,并针对地震反应过大的特点而提出的采用粘滞阻尼嚣对该桥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方案,经减震效果验证,能较大幅度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可供其他类型桥梁的抗震分析及减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提高沉管隧道接头的抗震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减震装置,完成了有无减震装置2组1/4大比例尺的接头剪力键模型往复加载拟静力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揭示了沉管隧道接头剪力键模型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及抗震性能,并验证了新型减震装置在沉管隧道接头减震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无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凹槽端部率先出现裂缝,随后剪力键端部开始出现裂缝,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大,剪力键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失效;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减震装置先出现局部屈曲,随后剪力键出现剪切破坏,减震装置可延迟剪力键的开裂时间;与无减震模型相比,减震模型在输入相同的加载位移时,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及破坏荷载分别提高了45.2%、37.33%、26.8%和29.2%;减震装置对模型初始刚度影响相对较小,且能满足规范限定的接头容许位移;单圈滞回耗能最大可提高55.1%,累积滞回耗能提高了31.9%,该减震装置可较好地提高剪力键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8.
《水道港口》2017,(5):509-516
桩基-重力式码头结构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开敞式深水码头结构型式,能够结合桩基结构和沉箱结构的优点,规避两者的缺点与不足。采用无限元与有限元相耦合的方法,充分考虑材料的塑性损伤,对桩基-重力式靠船墩结构抗震特性进行研究,探索结构的薄弱区域、破坏机理和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结构敏感的动力荷载频率范围集中在2 Hz附近;地震波的入射方向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存在一定影响;桩基与墩台连接部位较桩基与沉箱连接部位更易遭到破坏;通过损伤耗散确定结构的破坏方式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9.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连续刚构桥箱梁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较大弯矩和剪力,对箱梁抗裂及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小连续刚构桥箱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以(90+190+228+123+60)m刚构+连续梁协作体系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模,对主墩墩型和支座类型的影响进行抗震分析并提出减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主墩采用双薄壁墩比独柱式空心薄壁墩对箱梁抗震有利;②在辅助墩、交界墩或桥台处设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可以减小箱梁和主墩受力;③在主桥梁端纵桥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显著降低箱梁和主墩的弯矩;④组合使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减震措施,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0.
李鑫 《山西交通科技》2022,(6):39-42+46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锚索抗滑桩加固的边坡进行了模拟,分别对地震前后边坡的稳定性、坡面位移以及抗滑桩的弯矩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锚索抗滑桩有利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系数在0~3 s内下降最快,之后渐缓趋于稳定,且边坡的稳定性最低点并非地震加速度峰值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锚索抗滑桩的坡面水平位移会在抗滑桩顶部出现拐点,抗滑桩桩身弯矩位于桩身6~11 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