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128篇
公路运输   842篇
综合类   498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325篇
综合运输   8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0 毫秒
861.
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在国家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提升交通系统韧性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但当前我国仍处于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为顺应新发展阶段的客观需求,我国韧性交通建设仍需再接再厉,才能善作善成。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分析韧性交通建设所面临挑战的内在机理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韧性交通建设在部分省市自治区将面临较严峻的形势。总结各省市自治区韧性交通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得出韧性交通建设与提升的几点启示,旨在为我国建设韧性交通体系和提升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62.
张秀艳  王琪 《综合运输》2023,(12):71-76+165
针对安全系统风险应对问题,提出了“主体韧性-客体风险”应对思想;以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为主线,构建了“预防-应急-进化(Prevention-Emergency-Evolutionary PEE)”动态韧性模型;提出了预防、应急和进化三级韧性分类方法,确定了“已知风险有效控制-未知风险有效应对-未知风险已知化”的风险应对机制,为安全系统主体应对客体不确定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PEE动态韧性模型符合安全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构成安全系统学新的理论范式,提炼得出的核心问题为后续系统安全相关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863.
通过对徐州彭城电厂一、二期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对比,较全面分析了各方案对可液化场地的处理效果及优劣点,针对液化处理、承载力及沉降要求,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复合桩基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并对液化场地条件下试桩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面积液化场地进行预处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864.
研究了工程结构在高加载速率条件下的脆断评定问题。分析了传统的脆性转变温度判据和PELLINI提出的断裂分析图的局限性。扼要介绍了近期提出的断裂特征分析图的结构和应用特点,构建了一种船体钢的断裂特征分析图,并分析了其对动载荷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钢种对K≈10^5MPa√m/s以下动载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在K≈10^7MPa√M/s动载荷下处于平面应变状态时,则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研究还表明,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的钢种在高加载速率条件下并不一定具有良好韧性。  相似文献   
865.
影响场地震动参数的主要因素有震源特性、震源至场地之间的传播途径与介质条件以及地球表面局部土层条件。在工程应用中,人们通常以震级、距离来描述震源特性及传播途径的影响。因此,在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时必须考虑震级、距离及场地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6.
滕英元  徐涛 《东北公路》1998,21(4):48-50
本文支大连港新港51.2m跨架管桥提出了建设性改型方案,并运用大型计算软件包SAP-91对改型一的桥跨做了静、动力及抗震性能的计算分析,从而显示改型桥的优点。  相似文献   
867.
用粘性阻尼器解决悬索桥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通过在悬索桥上加装粘性阻尼器,使锚碇与加劲衍梁分离来解决由于锚碇与地震共振而影响悬索桥结构的问题。介绍了抗震加固的3种方法。说明粘性阻尼器是悬索桥抗震加固中的一个极好的对策,它能有效的消散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桥梁耐久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86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社会呈现出人口、建筑以及财富的高密度特征,人们对灾患的预警、应灾、灾后复原、恢复和重建能力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桥梁抗震也向着对各种实际需求具有高质量、高性能适应性的智能性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当前结构抗震已经从基于生命安全的结构抗震减震转向震后结构功能可恢复与快速修复,这对桥梁抗震的韧性提出了要求。为此,首先介绍了桥梁抗震中智能和韧性的含义,指出其是桥梁抗震研究的2个主要关注点,阐明了智能和韧性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关系。而后从近断层地震荷载、桥梁减震体系设计、桥梁装置的设计、可恢复结构和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路网系统等方面,基于智能和韧性的视角,总结了研究人员为提升桥梁防震能力所做的努力。并基于现有的工作基础,从抗震体系或装置的多功能与高性能化、监测技术的高效发展以及韧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方面,阐述了进一步推进抗震智能与韧性应该做的工作。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引领作用,对未来在设计、运营、震后维修等阶段如何方便、快捷、高效地保证桥梁抗震智能和韧性进行了展望和构想。  相似文献   
869.
由于崎岖地形(非平坦地表和非均匀地层)具有复杂的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于该类场地效应的地震特异性所引发的结构差动损害尚无系统性的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崎岖地形下地震动空间效应对结构的影响,针对多层非均匀介质V形峡谷这种特殊地形,详细分析了V形场地下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影响因素(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等),并模拟了相应的地震动输入;对一横跨V形峡谷的连续钢箱梁桥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动输入和不同边界条件下结构模型的地震响应;探究了V形场地超大震作用下的桥梁破坏模式,计算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着重对比了V形峡谷场地和平坦场地2种地形下的地震激励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差异,揭示了V形峡谷场地下的模拟多点地震输入特异性对桥梁的结构响应和破坏模式的特殊影响,发现同水平场地相比该类场地下的地震激励会在桥梁内部引发额外的差动内力,进而使桥梁破坏更早发生并改变了结构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①V形峡谷场地极大地改变了地震波场中的散射波组成,且同水平场地地震激励相比,其对结构具有更强的空间差动效应,从而引发更大的差动内力;②与水平场地相比,V形峡谷场地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破坏发生时间较为提前,且初始破坏点并不相同,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模式改变。  相似文献   
870.
通过对西海跨线桥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连续斜板的设计拓展了思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