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篇
  免费   143篇
公路运输   830篇
综合类   439篇
水路运输   472篇
铁路运输   253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代声庆 《中国水运》2010,(10):211-212
文中结合安徽合淮阜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合同文件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特点,严格按照试验规程的试验方法,对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检验及分析,重点对SMA玛蹄脂混凝土抗滑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级配规律,探讨SMA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潜艇定深运动仿人智能综合自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潜艇定深运动过程中存在非线性、时变参数、复杂干扰的特点,在潜艇深度垂直面运动方程的基础上运用仿人智能(HSIC)、PID综合控制潜艇深度,建立深度控制的相关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HSIC-PID控制器不仅能较好的实现深度保持,对舵机的损耗也比传统的PID控制小,并且比PID控制具有更好的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3.
黄彬 《水运工程》2006,(6):77-80
通过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泊位煤堆场高能量强夯加固地基试验分析,证明高能量强夯法用于沿海厚填石(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4.
15.
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4万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随着苏州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求辖区内污水处理厂自2021年1月1日起出水标准按照"苏州特别排放限制"执行.工程难点在于TP的稳定达标(<0.3 mg/L),且施工工期短、用地紧张.通过比选,采用混凝气浮工艺作为TP深度处理工艺,并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和核心设计参数,以及投运以来的进出水数据及成本分析.结果表明,TP出水值可以稳定达到0.3 mg/L以下,总水头损失可控制在0.7 m以内,直接运行成本0.076元/m3.采用一体化装置,可实现快速启动、运行.相关经验可供施工周期短、水质要求高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具有复杂、拥挤的场景和社会交互问题,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对行人与车辆、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交互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VP-LSTM)。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行人与行人的交互、行人与车辆的交互,更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构建的VP-LSTM包括3个输入,以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历史轨迹序列输入,行人与行人的相对位置作为人-人交互信息输入,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作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该方法首先设计扇形人-人交互邻域和圆形人-车交互邻域来准确捕捉对被预测行人有相互作用的行人和车辆;其次建立3种不同的LSTM编码层来编码历史行人轨迹序列、人-人、人-车社交信息;然后定义人-人、人-车交互的防碰撞函数和方向注意力函数作为人-车、人-人社交信息的权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精度;再将人-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模块中筛选出对行人影响大的社会信息;最后将筛选后的社会信息与行人历史轨迹序列一起输入到LSTM神经网络中进行行人轨迹预测,并在构建的DUT人-车交互数据集上验证提出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交通场景中,人-车交互行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智能驾驶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号地铁车辆不锈钢车体侧墙内板为例,利用Autoform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润滑方式、拉延筋、压边力和模具间隙等对不锈钢侧墙内板拉延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氟乙烯薄膜作为润滑介质垫在不锈钢板与凸凹模、压料板之间,能够显著改善侧墙内板的成形性,改善拉裂缺陷。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匹配参数的优化组合,可进一步对拉延不足和拉裂缺陷协调控制。优化组合的参数设置为:拉延筋系数0.35、压边力300 kN和单边模具间隙1.20 mm。基于该模拟优化参数进行了模具设计和成形试验,得到了合格的试验件,验证了模拟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轿车覆盖件拉延动态仿真及成形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丰田轿车前围板拉延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探索了轿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数值模拟的一般过程。利用ETA/DYNAFORM软件对前围板进行了拉延过程的模拟,针对压边力、凸凹模圆角、拉深筋设置及坯料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消除了拉裂及起皱现象,提出了模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客车零件的工艺分析,重点阐述模具设计与调试过程,意在寻找适应于客车生产的模具制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隧道路面表面抗滑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杨良  杨群  郭忠印  丁志勇  罗强 《公路》2003,(12):136-140
采用手工铺砂法和摆式仪对贵州、云南等省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现场实测,调查的结果表明,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较差,使隧道交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分析了隧道内部特有环境对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隧道路面类型的选择,提出了恢复隧道路面抗滑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