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280篇
综合类   207篇
水路运输   559篇
铁路运输   133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在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运用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路基浸水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的浸水规律以及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分别在浸水60和50d时,浸水附加沉降发生突变;浸水约19 d浸润角达到最大,因此路基坡脚附近因降雨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积水滞留时间不应超过19 d;浸水87 d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沉降量为1.7~5.1 mm,挤密桩为26.2~51.3 mm;长时间持续浸水后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总沉降量仅为3.8~7.4 mm,而挤密桩路堤的总沉降量则高达62.3~103.1m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加强挤密桩路段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局部积水,以保证行车安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浸润角为38°~42°,故建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铁路时,距路基坡脚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鱼塘、水池等长期积水设施.  相似文献   
252.
静压预应力管桩挤土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挤土效应会对周围工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需采取合理措施减小挤土效应影响.晋石高速公路LK14+476、LK14+490和LK14+510三个断面在距离最外排管桩5.0 m处开挖深度2.5~3.0 m、宽度1 m的防挤沟,在距最外排管桩5.0 m、10.0 m处布置测斜管,进行施工过程的变形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断面距最外排管桩10 m处地表最大侧移分别为7.1mm、9.2 mm和5.4 mm,在2.0 m深度处最大侧移分别为6.2 mm、7.6 mm和4.7 mm;距最外排管桩5.0 m处地表最大侧移分别为13.9 mm、4.7 mm和9.6 mm,在2.0 m深度处最大侧移分别为15.3 mm、9.5 mm和11.3 mm;防挤沟具有较好的减小侧向挤压作用,静压管桩侧向挤压程度与压桩顺序有较大关系;本工点施工完成第四排桩以后对路基外侧挤压基本不影响.  相似文献   
253.
254.
利用土力学分析挤扩臂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出挤扩臂的受力曲线,利用ADAMS的机液联合仿真,建立新型挤扩变径灌注桩成型机的虚拟样机模型,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了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了解成型机在实际状况下的工作状态,从而为改进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55.
景洪港是交通部批准的国家级港口.近年来在景洪港下游多处修建建筑物,短期内使河势和流态发生较大改变,分析和研究景洪港的淤积变化并对其及早治理,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天然实测资料及河工模型试验资料,分析景洪港淤积变化的基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56.
丁家元 《浙江交通科技》2002,(1):60-61,F003
统计了杭州湾北岸滩面多个实测断面的年内冲淤变化,提出了岸滩的多年内冲淤规律及其原因,并对岸滩的多年冲淤趋势和建港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7.
碎石挤密桩全称为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它是在过去解决软弱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的挤密砂桩、砂井等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软基处理方法.本文在碎石挤密桩的加固原理基础上,就该法的一般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并结合近年来的一些设计及工程实践给出了一套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58.
以山西大运高速公路某段软基处置为例,通过对软基复合地基的原位测试成果分析,得出碎石桩不但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增加了桩间土的强度,减少了地基沉降,而且消除或减轻了地基的液化,使复合地基承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特别是为以后在高速公路修筑中的软基处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59.
结合“十二五”江苏省干线公路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推广,系统梳理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技术要求,分析阐述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材料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要点、质量管理等方面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种备选方案.提出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并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试点工程建设,验证与优化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60.
《城市交通》2005,3(4):13-13
《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05MR301是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鳓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等规范编制的,给出了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和加固的方法。地基处理包括垫层法,抛石挤淤法,排水固结法,粒科桩、加固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处理方法;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分别对桥头加固和路段加固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