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279篇
综合类   207篇
水路运输   557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41.
陈婕 《港工技术》2009,46(2):10-12
根据漳州港古雷港区码头泊位的初步规划,分析古雷港区的风、浪、流、泥沙运动等条件,论述航道开挖的可行性.确定航道布置方案。考虑航道开挖后的冲淤演变分析、通航条件、航道工程量等因素,对航道轴线布置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航道轴线方案。  相似文献   
942.
潮流作用下淤泥质海床冲淤演变预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海床冲淤演变机理,探索海床冲淤演变预测方法,提出海床冲淤指标及冲淤标准,建立了海床冲淤演变预测方法,可以预测海床逐年冲淤强度和最终冲淤强度,以及海床达到新平衡所需年限。研究的各项结果在洋山港海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3.
天津港东疆港区人工沙滩冲淤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整体潮流泥沙物理模型及波浪水槽模型,对天津港东海岸人工沙滩的冲淤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该工程海岸属典型的流泥质,人工沙滩在亲水段的潮问带内必然产生淤积,年约5 cm.人工沙滩在有掩护条件下,10年一遇波浪基本稳定,50年一遇大浪沙滩剖面变形,单宽流失量约3.3 m3/m.  相似文献   
944.
粉沙质海岸的界定及其泥沙运动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床沙中值粒径d50=0.131~01125 mm和d40>0.031 mm的海岸定义为粉沙质海岸,指出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的特点为:泥沙活跃,易悬易沉,运移型态为悬移质和推移质共存,易发生强淤或骤淤.  相似文献   
945.
广州港南沙港区水文泥沙条件及回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历史水文资料、近年的多次水沙实测资料和相关科研成果,时南沙港区的水文泥沙条件和工程后的泥沙回淤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综合分析工程水域的水文泥沙条件和泥沙沉积环境,探讨了泥沙淤积经验公式在本港区的适应性,初步得到了南沙港区泥沙回淤的特性.  相似文献   
946.
洋山深水港区主航道回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主航道的水文泥沙条件.对洋山深水港区主航道11 km人工疏浚航槽形成后15个月的水深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洋山深水港区主航道航槽的年自然回淤强度与设计预测值基本一致,主要为悬移质泥沙回淤,航槽边坡稳定.同时观测分析表明,台风对主航道回淤有一定的影响,且淤积物质主要以浮泥形式存在,在强潮流动力作用下,浮泥易被带走,对主航道水深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47.
DX挤扩灌注桩技术以节约成本、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时泥浆排放量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及社会效益好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文中通过工程案例介绍了的DX挤扩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948.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挤扩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并对其适应性及推广价值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9.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预测和减淤措施问题,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影响深水航道回淤的二个主要因素(长江口特别是北槽的长期演变趋势,以及航道所在水域的地形及水、沙运动情况)应及时加以分析和控制.在确保总体河势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正确预测航道的回淤量及其分布,是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和制定疏浚维护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一期治理工程的实践,在8.5m航道的成槽及维护方面积累了经验,航道的减淤措施也可基本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整治建筑物稳定北槽的河势,调整并稳定流场和地形,并挡沙入北槽;二是正确确定航槽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航道通航标准和施工工艺,提高维护疏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50.
应铭  赵越  马兴华  丁琦 《水运工程》2017,(11):86-91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自建设期开始分阶段、分航段开展了回淤观测。连云港区25万吨级航道和徐圩港区5万吨级航道常年回淤观测表明,航道实际回淤情况好于预期,其中旗台防波堤口门段减淤效果十分明显。结合底质采样、地形测量、风浪资料,利用数模计算,进一步深化了对航道回淤规律和回淤机理的研究,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研究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