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421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346篇
铁路运输   274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搭载某直列四缸GDI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整车上进行了怠速再生工况的选择与验证,并通过城市工况再生及高速再生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转速3000r/min、储备扭矩20Nm时,涡前温度、GPF入口温度均未出现超温的现象,温度控制合理,能够保证怠速再生的安全;在城市工况和高速工况下,当前实际碳载值要小于当前模型碳载值,可以早点进入再生,清除掉碳载颗粒物,模型与实际匹配结果较好;再生速率良好,能够满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2.
<正>早在2007年,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就对外宣布,从当年开始对邮政车、环卫车等柴油公共用车加装微粒捕集器(DPF),目标是减少柴油车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微粒物污染。据了解,在政府公用柴油车辆完成加装任务后,这一措施已向社会车辆延伸。  相似文献   
93.
《隧道建设》2010,30(1):113-113
2009年12月22日,中铁隧道集团股份公司承担施工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穿黄隧洞贯通仪式在工程现场举行。  相似文献   
94.
《隧道建设》2009,29(5):596-596
近日,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国内首条“大跨度浅埋暗挖非岩层穿河隧道”、长沙市首条过江隧道—长沙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胜利通车。浏阳河隧道是长沙市投资建设的首条暗挖隧道工程,下穿浏阳河,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施工期间,项目部克服了冰冻灾害和汛期洪峰等各种困难,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明挖主体结构、隧道贯通、  相似文献   
95.
蒋春雨  张琦 《中国造船》2005,46(Z1):373-377
从断塞流的动力特性出发,对断塞流捕集器的尺寸确定以及控制原理进行了研究,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针对直线电机车辆集电靴正线不能升靴的故障现象,分析了故障发生的原因。从工作原理和作业规程出发,提出加装集电靴人工升靴装置改进建议并优化作业流程。即:在新线车辆设计时增加导电靴升靴功能,对既有车辆不建议进行改造。对于现有列车在正线停放,建议列车保持升靴状态的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7.
为了克服货场起重机常用菱形集电架的供电故障.保障起重机作业的连续供电要求,研制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管式集电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满足了货场门式起重机正常作业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根据青藏铁路特殊的高原气候条件,选择了适合高原客车使用的真空集便系统.通过低压舱试验以及青藏线运行试验,发现了系统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相应改进,以满足青藏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
《专用汽车》2011,(11):65-65
一个集装箱卡车(简称集卡)车头往往只牵引单个挂车,而宁波港已经在试点集卡双拖,节约效果也十分可观。 集卡双拖平板工艺是指在原有集卡牵引单个挂车的基础上,再加拖一个挂车的运输方式,该技术在国外码头已被大量应用,但在国内尚无成功先例。截至9月底,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的12辆集卡双拖平板已累计作业12万标准箱。据测算,该公司集卡双拖平板作业效率是普通集卡作业效率的1.35倍,  相似文献   
100.
为改善怠速条件下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再生带来的热害问题,设计试验对怠速再生模式下的GPF排气温度变化和零部件热害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常用的单一控制点火提前角策略无法保证稳定的GPF入口排气温度,应增加排气温度精确控制逻辑;逐步降低排气温度,使尽可能多的零部件达到耐温要求,再对仍然未达标零部件采取局部隔热措施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保证整车热害性能;关闭发动机罩进行GPF怠速再生时散热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