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20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对国内外捣镐表面硬质合金覆层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光镜(OM)分析、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对不同接头的金相微观组织进行了对比,并重点对国内样品组织结构进行了成分分析,探讨了接头形成机制;采用剪切试验对比了不同样品的接头抗剪切强度,并通过对断裂路径的观察分析了接头剪切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国内样品在保证接头厚度一致性上已达到与国外样品一致水平,接头钎缝平均厚度约为91.91μm。国内外接头均难以避免地出现少量气孔。国内样品接头主要由硬质合金/钎缝、钎缝、钢/钎缝3个典型区域组成,钎缝主要由Ag基固溶体基体及分布于其上的岛状Cu基固溶体组成。硬质合金/钎缝、钢/钎缝界面均由层状的Cu基固溶体组成。国内捣镐接头平均抗剪切强度(218.2 MPa)高于国外接头平均抗剪切强度(187.3 MPa),且接头基本都断裂于硬质合金/钎缝界面。  相似文献   
122.
介绍了技术引进捣固装置传动箱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分析了要用普通设备、工装及工艺,完成了国内外使用加工中心才能加工的任务。对工艺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就ZCD-300系列内燃直动式捣固镐在实际使用中如何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使用成本方面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利用激光抄平系统进行作业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说明利用DWL-48连续式捣稳车激光抄平系统可有效地改善线路纵平.  相似文献   
125.
两维激光跟踪系统在捣固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线路提出了更高的平顺性要求.国内的有砟线路维修靠捣固车起拨道作业完成,而捣固车的检测弦线基准长度较短,不能较好的解决线路长波不平顺的要求.利用激光准直技术开发的两维激光跟踪系统,延长了检测基准弦的长度.将该系统安装于08-32型捣固车上,进行激光准直的起拨道作业,经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线路长波不平顺的问题,从而为提高捣固车的作业精度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6.
新型内燃捣固机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的高效、安全可靠的便携式内燃捣固作业机。对该捣固机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127.
介绍捣固车上以微型计算机 80C196为核心的检测系统 ,利用容栅式数显卡尺和A D转换器 ,能对JZTA型激光准直系统中的传感器进行快速检测 ,提高了该传感器的检测水平 ,有助于提高其制造质量和D0 8 32、D0 9 32捣固车的国产化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28.
基于朔黄重载铁路不同区段的线路地域条件、捣固维修实际情况、轨道质量等因素,将线路分为Ⅰ级、Ⅱ级两个等级区段进行管理.基于国内外轨道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方法,分析了轨道质量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重载铁路质量评价标准分级方法,将两个等级区段线路的轨道质量评价指标分为捣固验收值、优先值和超限值三个管理值.结合轨道检测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29.
新建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平顺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备的记忆性及维修天窗资源的有限性,在施工建设阶段开展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平顺性控制,提高线路开通运营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有砟轨道开通后平顺性自然衰减规律,发现有砟道床稳定性是线路开通后维持轨道平顺性的核心要素,而捣固作业后的稳定作业是提高道床密实度和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为此以杭黄铁路有砟轨道建设为载体,提出"先轨距调整、后大机整道、再扣件调整"的精调流程,"少捣多稳、低速重稳"的大机作业模式。实践证明,采用上述做法,杭黄铁路拉通试验中正线轨道几何尺寸均值指标TQI为2.5 mm,峰值指标偏差扣分为0,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0.
根据朔黄铁路(朔州—黄骅)大型养路机械捣固作业实际情况,建立捣镐群和有砟道床的耦合模型,模拟大型养路机械捣固作业,分析捣固参数(捣镐振动频率、插镐速度、插镐深度)对道床密实度、道砟配位数、道床垂向刚度的影响,进而确定捣固参数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与捣固前相比,捣固后道床状态参数有所增加,道床密实度增幅在11.34%~13.21%,道砟配位数增幅在0.72%~4.34%,道床垂向刚度增幅在6.56%~64.27%,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捣固参数对道床密实度和道床垂向刚度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道砟配位数的影响不大;捣镐振动频率、插镐速度、插镐深度均主要影响道床垂向刚度;朔黄铁路捣固作业参数的合理取值为捣镐振动频率35 Hz,插镐速度1.0 m/s,插镐深度2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