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13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226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朱鹏飞 《电气化铁道》2018,(3):36-38,41
接触网刚性悬挂平面布置软件进行研发设计,以VS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基于CAD二次开发技术的MFC应用程序开发,并引入了ADO接口的ACCESS数据库。该软件实现了接触网刚性悬挂设计的自动计算、图像输出、人机交互、数据库等功能,提高了设计效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
基于有限元理论对竖曲线段整体吊弦的计算方法进行阐述,并对该方法进行数据验证,以实现整体吊弦的精确计算。  相似文献   
73.
针对高速铁路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出现霉点腐蚀及表面处理层剥落现象,提出阳极氧化与微弧氧化2种防腐处理措施;通过在工艺机理、膜层厚度、硬度、盐雾腐蚀等方面进行性能差异对比及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确定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方案更具优势,可消除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线路腐蚀等隐患,降低运营成本,满足高铁线路安全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高速铁路动车组过电分相的列控分闸区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牵引网存在电分相,高速动车组过分相采用列控和车载方式,过分相时的各专业间的技术方案以及运输管理需综合考虑。针对高速铁路的列控过分相方式,对接触网电分相设计、列控分闸区、分闸区进口分界速度等技术进行分析,对接触网长无电区电分相、短中性段定分相和列控分闸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和运输管理有关过分相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5.
研究目的:针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线路条件和工程特点,隧道内和隧道外4次转换,特别是出入段线小曲线半径的现状,通过对架空接触网隧道外柔性悬挂和隧道内刚性悬挂的分析,对采用贯通式和关节式刚柔过渡方案的比选,提出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研究结论:刚柔过渡是架空接触网在刚性和柔性悬挂转换处非常关键的技术,从受电弓自然平稳过渡的要求、安装精度的调整和行车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线采用贯通式刚柔过渡方案。在曲线段,经过精确计算和现场调试,达到刚柔过渡的尽快转换,减少刚柔过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6.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结合北京南站接触网系统景观设计,探索进行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及采取的手段。使接触网系统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接触网景观设计应考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性,对支持结构型式、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必选。北京南站经过景观优化设计,接触网系统采用了钢管支柱、钢管硬横跨、恒张力弹簧补偿器和无拉线下锚双支柱等方案,实施效果较好,可为今后的接触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的接触网下锚拉线设计计算方法,提出高速铁路用下锚拉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8.
杨念 《电气化铁道》2010,21(2):35-36,40
接触网终点设计常规下锚结构形式下,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装卸作业线股道接触网终点的有效行车距离无法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货物列车要求。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接触网终点下锚结构形式,改进后的下锚结构形式能在不影响龙门吊作业的前提下延长接触网终点有效行车距离,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取送货物列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9.
受电弓参数优化对弓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受电弓基本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受电弓优化方案。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两种方案下受电弓参数对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得到了受电弓的优化参数,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0.
<正>1接触网电分相结构及断/合电要求我国电气化铁路一般采用27.5kV单相工频交流供电制式,为平衡三相供电负荷,提高电力系统利用率,牵引变电所采用轮换接线、换相分段供电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