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31篇
  免费   2411篇
公路运输   24394篇
综合类   21311篇
水路运输   9485篇
铁路运输   14118篇
综合运输   4334篇
  2024年   493篇
  2023年   1520篇
  2022年   1947篇
  2021年   2423篇
  2020年   1697篇
  2019年   1484篇
  2018年   756篇
  2017年   1089篇
  2016年   1261篇
  2015年   2111篇
  2014年   3734篇
  2013年   3696篇
  2012年   4149篇
  2011年   4755篇
  2010年   4543篇
  2009年   4807篇
  2008年   4905篇
  2007年   3870篇
  2006年   3746篇
  2005年   3367篇
  2004年   3121篇
  2003年   3017篇
  2002年   2200篇
  2001年   1810篇
  2000年   1387篇
  1999年   1032篇
  1998年   810篇
  1997年   896篇
  1996年   784篇
  1995年   568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采用资料调研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计权标准、评价指标设定、分析频率范围、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测量点位置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宜同时设置单值评价指标和分频评价指标;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是影响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一个主观因素,为有效消除其影响,建议单值评价指标设为列车通过时段铅垂向Z振级的最大值Lvz, max,分频评价指标设为1/3倍频程分频振级的最大值Lva, max, f并采用峰值保持法计算。同时就评价指标计算中的计权标准和分析频率范围、测量点布设位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62.
城市轨道交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维护水平,但在跨专业、跨系统的复杂运维场景中仍只能依赖多专业人员对故障成因进行逐一排查。分析了跨专业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该系统的逻辑架构及物理架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跨专业结合部的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技术。得出结论如下:该跨专业智能运维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系统集成、融合了多专业的运维数据,可智能、高效地排查多专业结合部的设备故障;应用该系统后设备维护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63.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CI(计算机联锁)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将失去对道岔的控制权,无法获知道岔状态和列车位置信息。为提高CI故障下的应急行车组织能力,提出在车站内设置信号应急盘,介绍了应急盘的设备结构及电路设计。该信号应急盘采用“应急盘监控道岔+微机监视列车位置”的方案,分析了应用应急盘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措施。提出了与应急盘应用相配套的后备站控行车法,并对该方法下的基本操作规则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研究。该应急盘在实际运营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64.
分析了采用五层架构的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用于中小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三层架构AFC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三层架构AFC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了三层架构与五层架构AFC系统的技术性能、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采用三层架构方案,在大幅提升AFC系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平衡交易速度和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765.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限制器因长期闭合而注入大量杂散电流、排流柜投入使用缺少依据等问题,在某地铁线路部分区间的夜间非运营时段,利用单列车往返运行,对该区段的杂散电流及钢轨电位进行测试。在试验过程中,设置了排流柜及钢轨OVPD(电位限制装置)均未投入使用、仅排流柜投入使用、排流柜及OVPD均投入使用等3种工况,研究了不同工况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排流柜的投入使用会加剧杂散电流的泄漏,并恶化钢轨电位的分布;排流柜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同时投入使用,会进一步加剧杂散电流的泄漏,且两者同时投入使用时排流柜排流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766.
采用多编组模式行车方案的线路,因线路上有不同编组的列车混行,列车发生故障后的救援处置不能完全沿用单编组模式下的处置原则及具体流程。研究了单编组模式和多编组模式下列车救援组织的差异,分析了多编组模式对列车救援方案编制的影响。以总救援时间和线路运能损失的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多编组模式下列车救援方案的编制模型。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案例,对多编组模式下的列车救援组织方案进行分析,总结了适用于多编组模式下列车故障救援组织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76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的部署,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对通信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用以太网替代传统的车辆总线已成为共识。然而,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尤其基于车辆以太网的数据流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考虑车辆以太网数据流量的统计规律特性,采用3种流行的智能预测方法,即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和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车辆以太网流量进行预测,通过仿真试验对3种方法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小样本(3 000个数据量)条件下,采用LS-SVM模型对车辆以太网数据进行预测,相比其他两种方法能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68.
常规冷却塔的布置已成为地铁地下车站空调设计的一个痛点。结合车站土建附属空间,将冷却塔隐藏于地下的布置形式逐渐受到关注。以广州地铁2号线某地下车站为例,对比、分析了车站排风及室外新风的特性,隐藏式冷却塔利用地下车站的排风改变冷却塔的进风或出风参数,可实现正常工况、节能工况及防白雾工况等多种工况的运行,并探讨了实际工程中不同运行工况切换的前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隐藏式冷却塔利用车站排风降低冷却塔进风湿球温度,可减少冷却塔埋于地下因风道阻力增加的运行能耗;在改变冷却塔的出风参数后,隐藏式冷却塔可低成本地解决常规冷却塔的白雾问题。  相似文献   
769.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办运[2019]17号第四十条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功能在初期运营前的检验要求,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供电系统综合联调的实施情况,对相邻主变电所支援供电测试、牵引接触网越区供电测试、变电所0.4 kV低压备用进线自动投入装置测试等项目,分别阐述了其测试目的、测试内容及步骤、测试难点、评价标准及测试结果,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70.
在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及旅客实际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网络的线路和站点进行次序化处理,并用“单位区间”相连的形式表示各线路。基于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构造两个关于全网“单位区间”出行费用的邻接矩阵。对照网络拓扑图,在最短路径法基础上改进并构建了有效路径搜索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生成有效径路集,并包含换乘虚拟路径,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路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