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篇
  免费   153篇
公路运输   1615篇
综合类   822篇
水路运输   674篇
铁路运输   1099篇
综合运输   12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工程界有争议的斜梁桥横向刚度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内力影响面,比较了阶梯中横梁与正交横梁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弯扭剪之间的耦合作用,获得了有关合理横向刚度的结论,据此提出了相关工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双层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分析为基础,运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调整其整体质量分布和改变杆件截面参数,研究提高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的途径,探索参数优化和拓扑优化相结合的统计优化方法。同时,保持车身骨架整体质量基本不变。经过优化分析,车身整体抗扭刚度和弯曲刚度分别提高了20.0%和23.0%。  相似文献   
103.
一种确定高圆簧横向刚度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中将高圆簧简化为等截面弹性直杆,导出高圆簧横向刚度计算式,并用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提出高圆横向刚度分析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高圆簧横向刚度的大小取愉于高圆簧的自由高度和工作高度,即由其结构几何参数和工作载荷决定。按文中方法确定的高圆簧横向刚度理论值与试验结果间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0%,满足工程理论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4.
公路桥梁基于模型修正理论的损伤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构安全状态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结构损伤用系统刚度矩阵参数的变化来描述。从结构模态力余量出发,首先寻找结构的受损伤影响的自由度,然后在误差矩阵范数极小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修正矩阵的反复迭代优化,识别结构的损伤的程度。通过对一悬臂梁的模拟损伤识别,考察运用理论模型修正技术进行桥梁结构损伤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一种客车电瓶门的支撑装置。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目前已在扬子系列客车上采用。  相似文献   
106.
箱形梁桥横隔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庐铜高速公路段某混凝土箱形梁桥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箱梁桥在跨间设置与不设横隔板情况下的箱梁横截面正应力、抗扭刚度、以及截面变形等因素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加设横隔板后,箱梁受力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凌志LS400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控制原理,说明了该系统的检查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据研究,世界最老的桥梁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现今小亚细亚一带,而我国最早的桥梁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遗址中发现,时间为公元前4000年左右。历史更迭,那些古老的桥渐渐褪去,但以赵州桥为代表的古代石拱桥仍然捍卫着它不朽的地位。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期,风向标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时,我国桥梁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拉开差距。而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国桥梁建设再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桥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于世界桥梁技  相似文献   
109.
大直径盾构管片水平拼装试验存在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的情况,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产品尺寸精度。分析其原因除大直径管片体积大、重量大的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试验设备工装简陋、试验方法粗放、规范要求低等。结合当前水平拼装的规范要求,分析现有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对现有拼装设备工装进行改造,制定高标准的、更加严格的工艺措施,创造性地提出在每层管片拼装时增加标高检测的新思路。将新方法应用于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工程管片水平拼装试验,结果良好,证明了此试验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孙铁锐  李成龙 《船舶工程》2020,42(S1):56-60
本文依托一种自浮式水下基床整平机,对该整平机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升降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升降系统;对组成升降系统的升降机构提出了液压环梁插销式升降机构、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和液压缸升降机构,对支撑机构考虑了十字转动支撑机构和万向球轴承支撑机构,对锁紧机构提出了楔块锁紧机构和棘爪锁紧机构,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了升降系统由液压缸升降机构、十字转动支撑机构和棘爪锁紧机构组成;最后对棘爪锁紧机构进行了瞬态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得出棘爪锁紧机构所受最大应力为154.52MPa小于其许用应力172.5MPa,验证了棘爪锁紧机构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