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108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以一艘110 m江海直达散货船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对货舱区各主要构件的板厚进行优化,使船中0.6 L(即 0.2 L~0.8 L)范围内构件的屈服强度、屈曲强度都在IACS<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规定的许用标准之内(或不超过许用标准5%),并且没有较大富余(至少有一种强度余量在±5%以 内).在参考其他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推出了适合文中模型的算法,通过计算证明该算法是可行的,收敛速度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72.
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115-118
针对解决LMS(Least Mean Square)自适应滤波算法收敛速度及未知系统时变跟踪速度与稳态误差的矛盾,改进步长因子μ(n)与误差信号e(n)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变步长LMS算法。执行该算法时系统初始阶段或未知系统时变阶段步长自动增大,而稳态时步长缓慢变小,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时变跟踪能力,克服了稳态误差偏大的缺点。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收敛、跟踪速度及稳态误差性能均优于现有常见的几种LMS算法。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某超大跨隧道在浅埋、偏压条件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优先采用先开挖浅埋侧导洞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2)中导洞的开挖支护阶段是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的核心阶段;(3)对于隧道拱顶的位移监测,除了进行沉降监测外,尚应增加水平向位移监测工作;(4)深埋侧导洞临时支护相对于浅埋侧而言,其受力性能更为不利,因此应加强其结构设计;(5)对于偏压状态下的隧道,应按照偏转后的受力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施工。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4.
文章针对黔东南浅变质岩隧址区的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点荷载试验与收敛量测的方法及具体内容,阐述了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对大量点荷载试验与收敛量测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践证明,在地质条件相同时,点荷载试验与收敛量测数据之间存在良好的拟合关系,且拟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75.
针对水下多智能体系统在无向网络下的快速编队问题,提出基于智能体当前和过去状态的快速编队控制算法。利用矩阵理论和频域分析法,得到该算法能使系统快速编队的过去状态区间。仿真示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数列极限的几种特殊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选取隧道横向收敛变形和纵向不均匀沉降作为隧道结构健康评价的单项评价指标,提出了采用梁-弹簧模型计算管片纵缝接头处的内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精细化解析模型进一步分析纵缝接头力学特性,以纵缝接头张开量、螺栓屈服和管片裂缝值为控制依据,计算得到横向收敛指标;采用三维壳-弹簧模型,以环缝最大张开量为控制依据,计算得到不均匀沉降的曲率控制指标。将该研究应用于南京轨交10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得到该隧道结构健康评价的变形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8.
新奥法在盘道岭软岩隧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以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软岩长隧洞为例,通过对软岩的基本特征、隧洞的主要施工方法及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地下水对软岩隧洞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失稳的控制.  相似文献   
79.
卢珏 《ITS通讯》2005,7(4):31-33
蚁群算法良好的离散性,并行性,正反馈性和鲁棒性,非常适合于图像分割。但基本蚁群算法蚂蚁的搜索是随机的,计算量大,不利于算法的收敛,为此,本文提出了设置初始聚类中心的设想,并以小窗口为对象实施算法,由此大大减小了计算量。另外基本蚁群算法中挥发系数固定,会导致算法可能过早收敛或停滞,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将其修改为随蚂蚁通过可行路径个数动态变化,使其收敛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提高。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本文证明了两场变分问题有限元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并进行了相应的误差估计。在 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给出了两场有限元几一收敛和尹一收敛的误差估计式,为发展 有关的自适应分析工作,提供了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