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5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1525篇
综合类   1232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214篇
综合运输   1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对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两种测试方法(计算法和实测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将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对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当两者误差在0.02的范围之内时对于使用改性沥青的混合料仍采用实测法测定最大相对理论密度。  相似文献   
73.
仪器设备 试验筛、水泥胶砂搅拌机(按照国标《水泥物理检验仪器砂胶搅拌机》规定执行)、镘刀及截面为14×13mm.长120~150mm的钢制捣棒、量筒、秒表、跳桌、试模和测头(金属试模.规格为40×40×160mm;试模两端正中有小孔.以便测头在此固定埋人砂浆,测头以不锈金属制成)、养护筒(用耐腐材料制成,应不漏水.不透气.加盖后放在养护室中能确保筒内空气相对湿度为95%以上,筒内设有试件架,架下盛有水.  相似文献   
74.
采用体积法对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水泥胶浆进行配合比设计,最后结合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以及耐油蚀性能等试验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半柔性路面具有较好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耐油蚀性能。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不同橡胶粉掺量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高温稳定性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研究认为,当橡胶粉掺量从2%开始后,每增加1%,橡胶粉改性沥青25℃针入度值降低0.2 mm左右;在3%掺量时,橡胶粉改性剂发挥的作用效果最佳;改性沥青的当量软化点并非呈单调递增的特征;当橡胶粉掺量小于6%时,聚合物改性沥青的135℃流变粘度没有超出规范最大值3 Pa·S,可以实现沥青泵送和拌和要求。最后,探讨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要素及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完善改性沥青的评价体系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76.
国内大跨径钢桥面桥梁主要铺装类型介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粤生 《中外公路》2007,27(4):143-145
国内许多大跨径钢桥的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投入使用初期便出现了疲劳开裂、车辙、滑移与脱层、鼓包等病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该文着重介绍国内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类型的发展过程及结构类型,为钢桥面铺装类型的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橡胶改性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界面作用与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高温稳定性有着重要联系而现有研究对该界面作用的微观认知尚不够全面。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以Materials Studio软件为研究工具,构建由基质沥青、天然橡胶沥青、顺丁橡胶沥青、丁苯橡胶沥青(15%掺量)与集料的4种主要矿物组成(石英、方解石、钠长石、微斜长石)两两构成的界面模型,从分子尺度上探究不同沥青组分在4种矿物表面的扩散行为,分析得到不同橡胶类型对其扩散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轻质组分在各矿物表面的扩散作用强于重质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对沥青组分的扩散速率起到关键作用;在不同矿物表面,橡胶分子链的加入对于提升沥青各组分扩散系数多为积极作用,且不同类型橡胶作用规律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矿料类型制备适配的橡胶改性沥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童浩  金光来  豆莹莹 《公路工程》2021,(2):89-95,102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对高灰分天然岩沥青BRA和SBS改性沥青复合改性BSAC-20与BSSMA-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BRA和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组分适宜的掺配比例,综合评价了用于不同路面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将其与单一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  相似文献   
79.
王锋 《北方交通》2021,(1):66-69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玻璃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相比,掺入一定量的玻璃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很大改善,同时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明显改善;但玻璃纤维用量超过0.2%后,其各方面性能就会降低;经过试验建议玻璃纤维的最佳用量为0.2%.  相似文献   
80.
为改善聚氨酯(PU)改性沥青的性能,实现其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将PU、岩沥青(RA)和基质沥青(BA)按照自定的室内工艺流程制备得到PU复合改性沥青,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参数的适宜性.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旋转黏度试验优化了PU和RA的掺配方案,基于胶体理论分析了PU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