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1344篇
综合类   802篇
水路运输   257篇
铁路运输   248篇
综合运输   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简要地阐述了高合金工具钢冲模的失效形式、合金工具钢改锻的目的、基本要求及合金工具钢的改锻工艺。  相似文献   
82.
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随机动态路网寻优问题。在分析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特性前提下,着重研究战时运输路阻函数模型,求出时间阻抗、风险阻抗和费用阻抗,标定阻抗参数μ1,μ2和μ3,及确定函数模型的MapBasic表达,在给出最优路径模型基础上,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求解。实例验证表明研究成果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3.
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成型尼龙零件的力学性能,研究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成型尼龙零件的尺寸精度,并结合汽车研发中空调试验,验证了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可快速制造出满足试验要求的空调通风管路,展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汽车研发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纯电动车电驱总成刚体模态频率较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刚体模态频率高,容易与底盘以及车身模态耦合,发生共振,引起路噪低频轰鸣声。目前较多的电动车为了降低电驱啸叫,提高电驱的隔振率,电驱采用二级隔振系统。二级隔振系统有两个共振峰和一个反共振峰,相对于单级隔振系统增加了共振的风险,但可以利用反共振峰降低副车架的振动。本文通过三个不同的样车,分别做不同工况的路噪测试,研究电驱刚体模态与路噪的关系,并总结得到电驱总成在整车上的模态需要与轮胎和车身模态避频,而在轮胎激励力较大的频率处,可以将电驱设计成吸振器,降低车架的振动,从而降低路噪响应。  相似文献   
85.
86.
为促进农村地区交旅融合发展,对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进行了探索。以36个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内涵和特征,从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养、运营等4个方面总结出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的8种模式,即:规划对接型、规划整合型、服务提升型、部门合作型、收益反哺型、养护整合型、反哺运营型和多元运营型。针对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理论建构和顶层推动、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信息化手段、加强典型经验推广等5个方面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村公路与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旧有公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和车辆负荷时,逐渐显现出拥堵状况。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的流动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选择填土材料、选用适当的加筋布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等设计要点。分析表明,通过落实上述设计要点,该旧路拓宽路基设计效果符合工程需要,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介绍了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剖析了柳州市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公路发展趋势,并从规划布局、投融资创新、管养体制改革、民生关切、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推动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9.
文章通过对国道G357罗城四把至环江公路的设计要点进行研究,提出从路线、路面、观景台、候车亭、服务停车区、边坡绿化等方面提升公路美丽指数,为美丽公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提供参考,以期形成可推广的公路转型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90.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核心技术问题,提出了"道路指纹"的概念与表征模型,并在"道路指纹"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智能车路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方法."道路指纹"是通过车载传感器数据提取的高稳定性与高辨识度的道路场景特征信息.在"道路指纹"表征模型中,分别从表征的唯一性、计算的快速性、特征的稳定性以及表征的精准性等4个方面完成建模工作.其中,针对表征唯一性需求,提出基于多视角(包括俯视、前视、侧视等)与多传感器的表征方法;针对计算快速性要求,提出了全局特征与语义特征的表征方法;还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深度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大幅度提高特征表征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提取路面的局部特征,实现特征的精准性(亚像素精度)表征.通过对上述特征进行层次化组织,完成"道路指纹"的表征建模.通过对道路上各个节点进行"道路指纹"计算与建模,并同步获取节点的传感器位姿、场景结构信息,完成道路指纹库构建工作.在定位过程中,首先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实时完成"道路指纹"计算,然后通过匹配道路指纹库,完成车辆的高精度位置计算.在开发的"道路指纹"技术基础上,分别从视觉道路指纹定位、LiDAR道路指纹定位以及道路资产管理等3个应用案例给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所提出的"道路指纹"技术,为解决智能车路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问题,特别是卫星信号盲区下的高精度定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