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6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4013篇
综合类   1347篇
水路运输   1317篇
铁路运输   374篇
综合运输   2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事实上,由于长期依赖共存的关系,一些卡车企业对于卡车司机的生存状况也一直比较关注.陕汽作为国内唯一的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和中国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首次推出了自己的"客户关怀工程",成为第一个把"人文关怀"真正融入到品牌文化的重卡企业.  相似文献   
992.
王晓翔 《轿车情报》2003,(10):30-33
2002年,中国轿车市场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出现井喷行情,销量大增56%,并且一步跨入百万辆级轿车消费大国的行列。2003年,预计销量增长率再次超过50%,绝对数量(含MPV)达到近200万辆。这种在百万辆级基础上边疆两年增幅超过50%的现象在世界轿车工业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993.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21):29-31
上海是大陆较早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总量超过650亿元,产值占上海GDP总量的7.5%,台湾则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对於拥有大量台商的上海,能否在文化创意上展开沪台合作,共创沪台文化创意产业新天地,本文作者提出了专业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4.
俄罗斯有一句名言:“建筑是凝固在石头之中的音乐。”如果把莫斯科比作雄浑壮阔的交响乐,那么,苏兹达里、扎格尔斯克、弗拉基料尔则是细腻悦耳的曲调中三个不同凡响的乐章。  相似文献   
995.
副本制度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本制度是我国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从西周时兴起,沿袭至今,它以其特定的形式被流传下来,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反映当时社会军政要事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6.
周韬  杨涛  王帅 《中国电动车》2007,(8):147-148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发展的大潮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回顾历史,公元15世纪前,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从15世纪开始,中国的科学发展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对其原因的探询,形成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文化的多元因素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而是由于中国没有形成一种能够导致技术发展与更新的机制,即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997.
《世界汽车》2003,(2):48-49
什么是汽车消费贷款? 汽车消费贷款是银行对在其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购车者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的一种贷款方式.用大白话说,就是借银行的钱买车.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徽州文化的特点,并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伦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过程,探讨了这种文化色彩的定位方式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一改往年车市风向,从经济车型到高档车型,汽车新品轮番登场,新概念横空出世,"牌坊"林立,几多异彩几多骚动,在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甚至受宠若惊中,2002年的汽车市场似乎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品时代.曾几何时,新产品"热潮"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而"热潮"减退的背后又是可叹的"新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