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4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3477篇
综合类   971篇
水路运输   151篇
铁路运输   577篇
综合运输   9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桥塔与承台锚固区是斜拉桥的关键性节点,特别是面临空间曲面桥塔时,其受力方式会更加复杂。以一座空间复杂曲面钢塔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塔脚连接区的构造特点,并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局部构造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连接区的设计构造中,塔脚横隔板、承台水平隔板和竖向隔板承担较大的受力,该连接区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各构件应力水平都满足规范要求。填芯混凝土的设置极大地减小结构的应力。  相似文献   
152.
高军  林晓 《桥梁建设》2020,50(2):56-61
为选用合适的摩擦摆支座设置方案,以改善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下部结构的受力性能,以安庆-九江高铁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比较不同摩擦摆支座设置方案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不设置摩擦摆支座时,承台底轴力及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不满足减震要求;仅边墩设置摩擦摆支座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不满足设计要求;边墩及辅助墩均设置摩擦摆支座后,下部结构最不利轴力显著提高,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响应明显下降,安全系数大幅提高,均能满足结构减震要求。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终采用边墩及辅助墩均设置摩擦摆支座方案。  相似文献   
153.
海文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桥梁,主桥为独塔半飘浮体系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30+230)m,跨断裂带引桥为57~60 m不等跨径的简支钢箱梁。针对项目强震、强风、强腐蚀等复杂建设条件,该桥主梁采用自重轻、抗风性能优、疲劳耐久的STC轻型组合扁平钢箱梁结构;桥塔采用承台无系梁的横向“人”字形塔、环向预应力锚固系统;通过与沉井方案比选,提出桥塔基础采用超大直径4.3 m的钢管复合桩,以解决强震作用下基础的受力与微风化花岗岩地质施工的难题;采用提出的钢-STC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三维可调节的钢垫石支撑技术方案,以解决跨断裂带钢箱梁日常行车舒适性与强震下桥梁易修复的难题。开展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理论及荷载足尺模型试验、1∶20主桥振动台模型试验、抗风模型风洞试验等相关研究,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4.
155.
顾超 《上海公路》2020,(1):72-74,79
佛山市南庄大道东延线工程主桥跨越东平水道,是一座跨径65 m+75 m+268 m的单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钢结构箱梁组成的混合梁体系,结构构造及受力情况复杂。详细介绍了该桥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56.
巢湖大桥采用主跨460 m协作体系斜拉桥体系,跨径布置为(54+216.5+460+216.5+65+55+55)m,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人"字形混凝土主塔,拉索采用空间扇形拉索布置,主塔采用哑铃形承台,辅助墩及边墩采用分离式承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现对巢湖大桥的竖、顺、横向约束体系进行比选研究,最终确定竖向塔梁间采用"0"号索、顺向塔梁间采用固定支座+黏滞阻尼器限位装置、横向边墩处采用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的全桥约束体系,以改善全桥结构在静力及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获得相对最优的结构静动力力学性能,减小全桥材料用量,提高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7.
上海市昆阳路越江工程采用独塔斜拉桥形式跨越黄浦江,江中心设塔。涉水施工的不确定性以及与河道通航的相互影响增加了索塔建造的难度,施工控制尤为重要。现依托昆阳路大桥水中索塔建造,结合黄浦江的航道特点和建设环境,分析大型斜拉桥位于内河航道中心的索塔建造关键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8.
樟树赣江二桥是一座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双重功能的特大桥工程,桥梁长度2529米,主桥为主跨400米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宝瓶形桥塔,双工字型组合梁主梁,桥宽29.2m,引桥为预应力连续梁结构。大桥位于袁河和赣江合流后又分流区域,江心有座沙洲,建设条件复杂。现介绍本桥的设计构思、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9.
随着大跨径斜拉桥的发展,混合梁斜拉桥的使用越来越多。在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阶段,温度影响不可忽视。该文以湖北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跨820 m)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合龙温度对最大悬臂状态、成桥状态标高、塔偏、索力、应力等状态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在实际合龙温度与设计基准温度不一致的情况下,顶推措施对保证成桥目标状态实现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顶推行程和顶推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合龙段焊接期间当温度变化时临时匹配件的受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0.
介绍了位于8度地震区某主跨163 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抗震设计,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主桥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与抗震性能验算。通过设置阻尼器、改变支座类型等措施限制主桥的横向地震位移、降低主桥地震响应,从而达到优化主桥抗震性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